第62章 六十二、书信
杨蓁蓁被吓了一跳,下意识便拿着被子捂在

口。
而萧恒站在

边,眉头不觉皱了起来。
二人都没有说话,目光都看向了门口。
端亲王气势汹汹的快步走了进来,而梁庸跟在端亲王⾝后,拉扯着端亲王的⾐袖,不过却是因着梁庸力气不够,反倒是自己整个人被端亲王拖着走了。
而这一阵动静,很快引得守在外边的侍卫也来到了门口。
萧恒眉头皱的更深了,看了一眼走进屋里后,面上便有几分异样的端亲王,又看向梁庸开口吩咐道:“让外边人散了,成何体统!”
“是,奴才这就去。”
梁庸慌忙松开了端亲王的⾐袖,冲着萧恒行了一礼,然后走到了屋外冲着赶来的侍卫打了手势,示意人都退去。
做完这些后,他又是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屋內的情形,伸手将房门给合上了。
其实,屋里人谁都能够听得出来,虽然方才萧恒是冲着梁庸吩咐的,可说的那一句成何体统,骂的人却是端亲王。
端亲王面上有些讪讪,看了一眼面⾊并不好看的萧恒,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
而在行完礼后,他的视线对视上一脸担忧看着他的杨蓁蓁,面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
萧恒看着他这副样子,没由来的心中便是来了气。
但顾忌屋里还有一个正坐在

头一脸担忧看着他们的杨蓁蓁,萧恒终究只是没好气的冲着端亲王骂道:“成天咋咋呼呼,进屋不知道敲门,竟然直接踹门进来,像是什么样子。”
“皇兄…”
端亲王抿了抿嘴,面上带了几分期期艾艾。
萧恒目光又是瞪了他一眼,又落在了他手上拎着的一个盒子,冷声开口道:“知道的倒也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风风火火的是来找谁算账的,朕倒是想要问问,你是对谁有意见?”
“皇兄,臣弟知错了!”端亲王认错十分慡快,主要也是被萧恒这话挤兑的不行。
他总不能够说,一听到自家皇兄在杨蓁蓁的屋里,而梁庸又是守在外边跟个把风似得,他脑子里⾎一冲,就直接踹门而⼊了。
这话一说,岂不是将他皇兄看成是不轨之徒,只怕他皇兄更要削他。
不过,端亲王不说,萧恒哪里会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便是杨蓁蓁其实也猜透了端亲王的意思,面上不由带了几分尴尬。
萧恒知晓这个时候若是抓着这事儿不放,只怕最尴尬的人是杨蓁蓁。
他倒也没有再提这件事情,只是冲着端亲王教训道:“你这

子,就该好好改改,急急躁躁,还以为自己是小孩子吗!还有,正事儿不做,三天两头就往这边钻,你这样子,哪里像是堂堂的王爷,简直就是比市井无赖还要游手好闲!”
“瞧皇兄说的,您吩咐的事情,哪件臣弟不是乖乖在办。

子这事儿,您就别想了,都说江山易改本

难移…”
端亲王话还没说完,立刻被萧恒又是狠狠瞪了一记。
端亲王有些幼稚的吐了吐⾆头,也意识到了自己说错话,连忙又改正道:“臣弟知错,臣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说臣弟这

子就这样了,您大人有大量,莫与臣弟计较了。”
说罢这话,端亲王倒也不知道是有意想要转移话题,还是故意挤兑萧恒,又是开口问了一句:“对了,皇兄您方才在蓁蓁屋里做什么呢?还让梁庸守在门口?”
闻言,萧恒忍不住看了一眼杨蓁蓁,语气不变,只冷漠开口道:“朕以为太子在她房里,便过来瞧瞧。”
“原来是这样啊!”
端亲王听了这话,面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冲着萧恒笑眯眯道:“原来皇兄是来蓁蓁屋里找太子殿下的,不过这太子殿下不在蓁蓁屋里呢,皇兄不若去别处找找!”
萧恒目光冷漠的又是瞪了一眼端亲王。
端亲王只笑眯眯而对,并不受萧恒目光的影响。
萧恒看了一眼杨蓁蓁,只瞧见她低着头,也不知道是在想着什么。
他眉头不觉又是皱了一下,又是看了一眼端亲王,而后开口道:“行了,若非你闹了这么一出,朕早已经离开。你也给朕收敛一些。”
“是是是,皇兄您慢走!”
端亲王笑嘻嘻开口,一副相送的样子。
萧恒没好气的冷哼了一声,一甩袖子,直接走出了房门。
一等着萧恒离开,端亲王立刻蹦到了

边,看着杨蓁蓁连声笑道:“方才可是吓死本王了,蓁蓁你没事儿吧!”
“无事。”
杨蓁蓁摇了头摇,看着端亲王这副样子,心中也是无奈,既有自己感到无奈,也替方才离去的萧恒感到无奈。
端亲王这无赖起来,寻常人还真是吃不消。
端亲王看着杨蓁蓁的样子,只是笑着,他仔细端详了一下杨蓁蓁的面⾊,看着她仍有些苍⽩消瘦的面容,面上的笑容倒是微微淡了一些,只轻声开口道:“蓁蓁,你养了这么久,怎么瞧着还是这般虚弱,回头要让太医好好给你瞧一瞧。”
“没事,可能是昨夜睡的有些晚。”
杨蓁蓁轻轻笑了一下。
“怎么不好好休息,你⾝子现在弱,再不好好休息,怎么吃得消!”
端亲王闻言,立刻关切又道。
杨蓁蓁下意识将目光看向了

边的绣篮,不过目光落在绣篮上的时候,她却是愣了一下。
篮子里除了丝线以及她一些还没有做好的帕子之外,竟然不见昨夜做好的那个肚兜。
杨蓁蓁记着,自己做完后,明明就直接放在了篮子里,如今怎么会不在呢?
不过,她也就是在心中疑惑了一下,倒是没有再多想,只以为是小环收起来了,或者是自己忘记了。
杨蓁蓁也就没有提这一茬,只是笑道:“奴婢这成⽇无事,休息的

好的,王爷您不必担心。”
“不管⽩⽇里休息的再好,晚上还是得按时觉睡,可不许敷衍本王。”
端亲王不以为然,摇了头摇,又是关切叮嘱。
杨蓁蓁听着这话,面上笑了,点了点头:“好,听王爷的。”
端亲王见杨蓁蓁这话说的认真,并不像是在敷衍,这才満意的点了点头。
这话儿说完,他伸腿勾过了放在

边的一条凳子,突然有些神秘兮兮的拿出了盒子,递到了杨蓁蓁的面前,笑道:“看看本王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杨蓁蓁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端亲王见她这般,面上的笑容越深了,他伸手打开了这个盒子,放到了杨蓁蓁的面前。
而杨蓁蓁看到盒子里的东西,面上也是愣了一下。倒不是因为盒子里的东西又什么稀奇的,只是因为这盒子里的东西太寻常了,竟然是⾖沙酥。
“王爷这是…”
杨蓁蓁只当端亲王又是从民间给她买了点心回来,说来心里倒是没有多大的感觉。
端亲王见杨蓁蓁这副神⾊,也没有解释,只是捡起了一枚点心,放到了她的手中,催促道:“快尝尝,可是喜

?”
“…好。”
杨蓁蓁早上其实是用过早膳才躺下的,如今肚子里一年都不饿,不过到底是端亲王的一片心意,加之如今她也不用喂

,也不好拒绝,所以点了点头,便将这块点心放进嘴里轻轻咬了一口。
不过,这点心刚咬一口,嘴里尝到了味道时,杨蓁蓁面上却是愣住了,有些发怔的看着手中的这个⾖沙酥。
无他,只因为这味道实在是太

悉了。
⾖沙酥外⽪酥脆,內里⾖沙馅料甜而不腻,还带着淡淡的回味,分明便是放了陈⽪。
这绝对不是京中任何一家糕点铺子里的点心,京城普遍口味都是嗜甜,所以铺子里的点心为了

合顾客的胃口,所作出来的点心,也都是偏油偏甜。
当然,若仅仅只是点心不甜,杨蓁蓁其实并不能够确定这点心是自家做的。
而是这点心的做法和口味,其实都是她从一本古书上学来自己调整过后教给杨陈氏的,便是小小的⾖沙酥,味道也十分的特别。
杨蓁蓁忍不住看向了端亲王,只瞧见端亲王捧着点心盒子満脸笑容看着她,轻声开口道:“本王今⽇进宮的时候,恰好经过你家,便进去坐了坐。你娘正好在做糕点,本王尝了一些,也带了一些来。”
杨蓁蓁听着,不觉红了眼眶。
她低着头看着手中这块⾖沙酥,仿佛是见到了杨陈氏的音容笑貌,心中一下子,思念与回忆全部涌上了心头。
端亲王看着她这般,也并不去打扰她的回忆,只是又轻笑着开口道:“这点心的味道特别好吃,比京中许多的点心铺子里的点心都要美味,本王听你娘说,这是蓁蓁你教她的。没想到蓁蓁你竟有这般好厨艺,有机会你一定要做了给本王尝一尝。”
“多谢王爷。”
杨蓁蓁小口小口往嘴里送着点心,仿佛是怕一下子吃完,所以吃的特别小口,又特别的珍惜。
端亲王瞧见她这副样子,不由的笑了一下,轻声开口道:“蓁蓁,没事的,不要舍不得吃,这里还有一大盒,都是你的。而且你若是想念这味道了,和本王说,本王再去你家里带来给你,也正好让本王也有机会能够多尝几回。”
“不用了,王爷。”
杨蓁蓁轻轻的昅了一下鼻子,庒抑下心中的情绪,轻声开口道:“宮里本就不好随意带东西进来,而且再等些时⽇,我伤好了,到时候也要回到太子殿下⾝边,这东西也不能多用。”
“那便带别的,本王带着,无事。”
端亲王立刻笑着做了保证,而后,他将盒子整个儿放到了杨蓁蓁的手中,伸手又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递到了她的面前。
“这是…”
杨蓁蓁愣住了。
端亲王轻笑道:“今⽇十分凑巧,到你家的时候,你弟弟也在家中,所以我便让他写了一封信带来。蓁蓁你若是想写信,本王待会儿出宮再帮你带回去。”
杨蓁蓁不觉握紧了手中的盒子,目光怔楞的看着那封信。
但半晌后她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摇了头摇轻声道:“王爷,算了,这点心拿进宮中来,已经是愈矩了,若是再书信传递…”
“本王已经带来了,而且你不说,本王不说,看完便将信烧了,又有谁知道呢!”
端亲王似乎早已经料到杨蓁蓁这般刻板,闻言立刻打断了她的话,还直接打开了信封,拿出了里边的信纸,又将她手中的盒子放到了一边,信纸塞进了她的手中。然后笑道“不用避着本王,你弟弟写这封信的时候,也没避着本王,本王都看到了。”
端亲王面上的笑容満是诚恳,而放在她手中的这张信纸,几乎烫人。
杨蓁蓁目光怔怔的看了好一会儿,深昅了一口气,到底没忍住心中的望渴,对于亲人的思念占了上风。
信纸只有一张,但上边的字却写的很小,写的満満落落。
杨蓁蓁一目十行,飞快的看完,

口处不觉心跳如擂。
不过在看完后,她的目光却没有移开信纸,又是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
“你家近⽇发生的事情,你弟弟都在信里和你说了吧!”
端亲王瞧见杨蓁蓁看完,这才出声说了话。
杨蓁蓁点了点头,情绪渐渐平静下来,脑子开始思索了起来:“嘉言他现在,在国子监上学?”
“是啊,这事儿本王都没想到呢,不过青山书院虽好,但你弟弟能在国子监上学,的确是比在那里好。”
说到这事儿,端亲王倒是有些后悔,的确是他疏忽了,他怎么就没想到了,结果这事儿就让别人抢先做了。
杨蓁蓁听着端亲王的话,自是不觉又是点了点头。
国子监自然是要比青山书院好许多,虽然青山书院里的先生都是京中不错的,可与国子监里的大儒相比,自然比不上。
而国子监最大的优势却并不仅仅是里边的教书先生,而是一进国子监,就有了监生的⾝份。
用监生的⾝份,是可以直接参加科举会试,而不用再像民间书院里出来的那般,从童生开始考,一路还要考上秀才举子,才能够踏⼊会试的试场。
由此,监生的⾝份,几乎等同于举人了,可比起举人,监生的⾝份又要強上许多,监生便是不参加会试,但在国子监学习完后,可以由国子监的员官推荐,抑或是家中自己捐官,从而踏上仕途。
除此之外,在国子监中学习,里边的生学⾝份皆是⾼贵,便是从民间选拔而⼊,那也是才德出众之人,若能结

一二挚友,⽇后更是受益无穷。
当然,也就是因为有了上面诸多的好处,想要进国子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国子监里的名额每年都是有定数的,除了各家勋贵分发,民间各地也会通过考察选上一部分人,十分严格。像杨嘉言这般,两边都靠不上的,能够进⼊国子监,实在是难!
不过杨国公府要一个名额,倒并非是难事。
杨蓁蓁虽然觉得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可心中难免又有些担忧,杨嘉言虽然

格和善,不会与人争执,但毕竟是国子监那样的地方,他靠着杨国公府的人情进去,有没有什么背景,会不会被欺负?
杨蓁蓁面上露出担忧,端亲王立刻便明⽩了她的顾虑,只笑着开口道:“你放心,国子监里本王早已去打过招呼了,绝对不会让小弟受委屈的。”
“多谢王爷。”
杨蓁蓁听了这话,心中有些动容,但想了想还是轻声开口道:“不过王爷也不必特别打招呼,还是让嘉言跟寻常学子一般就好。”
“你放心,本王知晓分寸的。”
端亲王立刻又笑着保证了,然后又轻声道:“你呀,⽇后也不用太担心家里,如今你弟弟前程有望了,家里又有了铺子,有了来源,⽇子不会太难过的。”
“嗯。”
杨蓁蓁点了点头,面上的眉头却没有松开“家里奴婢是不担心,只是国公府里送了这么大一份人情给奴婢,奴婢有些担心。”
杨蓁蓁倒不是觉得这人情收下便收下了,她忍不住开始担心起了其他,先时杨太后与杨淑妃来这边,都与她闹得并不愉快,杨国公府偏偏又送了这么一份大礼,难免让她不得不多想。
“你呀,就是瞎

心,你以为这些东西是杨国公府送你的,本王早已经打听清楚了,都是杨国公的夫人送给你们家的,一点都没从杨国公府里走,连名额都是她通过自己娘家要来的。”
端亲王笑着与杨蓁蓁解释着,见杨蓁蓁还是一脸疑惑,他又是耐心解释道“你别看杨国公府是一家,其实里边人心也是不齐着呢,杨淑妃是二房的,而先后,是大夫人所出,原本杨国公府里的大夫人和二夫人关系就不太和睦。这一回杨大夫人送你这礼,只是为了感谢你救了她的亲外孙,你不必多想。”
“不过,这位杨国公夫人的确是有几分远见,也莫怪他能做皇兄的丈⺟娘。你若能与她

好,倒也是一件好事。”
端亲王说着,却见杨蓁蓁目光怔怔的看着他。
他以为是自己解释的含糊,杨蓁蓁没有听懂,忍不住笑道:“还有什么不懂的?”
“不是…”
杨蓁蓁连忙摇了头摇,端亲王解释的已经非常清楚了,而她也不是傻子,⾼门大户虽然没见识过,但民间妯娌之间尚且要相互比较,大夫人和二夫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
她只是在听到端亲王提及杨国公夫人是皇上丈⺟娘的时候,突然想到,这大夫人生了两个女儿,一个是皇后,一个端亲王妃,皇上要管这位大夫人叫丈⺟娘,那么端亲王见到杨国公夫人,也该叫一声丈⺟娘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大夫人才是本文最牛之人,没有之二,皇帝和端亲王都是她的女婿啊!!
今天本来打算把大家的留言好好回复一下,之前太忙了就一直没回不过都有看,结果太多了只回了一半,还是先码字吧,后边的也会慢慢回的爱你们么么哒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