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吃相 下章
第1077章 一步一步实现
 一天之后,浑⾝⽪开⾁绽⾎⾁模糊的李归躺在一辆牛车上被刑部的兵卒拉进了实验工厂丢给了掌管工奴的管事。

 又两天之后,陈旭来到实验工厂,在一间堆放杂物的库房之中见到了李归。

 两天过去,李归的情形看起来好了很多,虽然浑⾝绷带裹得像个木乃伊,但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屏退所有人,等房门关上,陈旭才‮勾直‬勾的看着李归。

 “李归拜见侯爷!”李归噗通一声就跪伏在了地上,剧烈的动作导致多出伤口裂开,有鲜⾎不断的从绷带中沁出来。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命!”陈旭仰天长叹一口气“赵⾼的秉如同豺狼一般险狡诈,李斯与赵⾼媾和,实无异于与虎谋⽪,害人终害己,你们叔侄自食其果,怪不得别人,我与李斯虽然政见不同,但却并未想过要害他…,唉,不说也罢,赵⾼害死李斯,你如今杀他也算是报了仇,本侯留下你一条命,你可知道用意?”

 “多谢侯爷不杀之恩,李归愿意从此归服侯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归趴在地上‮劲使‬儿磕头。

 “本侯行事光明磊落,但许多事并非光明磊落就能办好,本侯留你一命是想让你帮我去办一件事,此事若是你完成的好,本侯就给你一个全新的⾝份迁徙他处重‮生新‬活,你可答应?”

 “李归昔⽇背叛侯爷,才让伯⽗和李归自食恶果被赵⾼算计,不光伯⽗被赵⾼下毒害死,李归也差点儿被其用毒蛇咬死,如今李归杀死赵⾼大仇已报,从此再无他念,愿意为侯爷效⽝马之劳,希望侯爷能够善待李归家人!”李归哽咽叩首。

 “你起来吧,最近就在工厂安心养伤,等这次秋⽇集市结束之后,我会安排你去雁门关一趟帮我探查一件事,此事非同小可,需要极其谨慎小心,一旦露出马脚就可能有杀⾝之祸…”

 “侯爷放心,即便是刀山火海归也不会退缩,必然完成侯爷安排的任务!”

 李归再次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之后站起来,散开的发之中,鼻子歪斜脸颊一个大坑,双眼木讷没有丝毫光彩,与当初那个年轻帅气的模样完全判若两人。

 陈旭与李归谈不过半刻时间便离开工程返回,临走时吩咐工厂的医疗室给李归用最好的药精心治疗。

 雁门郡的事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年,而且雁门关的守将兵卒都归王离管辖,想要彻底查清楚靖边寺的事情肯定不容易,一旦露出马脚被人发现,说不定会杀人灭口,毕竟已经死了不少人了,王离也想尽力把这件事庒下去。

 其实这件事陈旭到没想去把王离怎么样,王氏一门三位武侯,无论在军中还是朝堂甚至是民间都拥有极大的声望,特别是秦军将士,对王翦⽗子敬若天神,因此只要王氏不造反,皇帝绝对不会动他们一手指头,陈旭自然也不会平⽩给自己在军中树一个大敌。

 但大秦改⾰到了眼下的节骨眼儿上,继续推进改⾰必然要触碰军队,因为大秦赖以稳定和強盛的基础就是军队,而如今的军队已经开始不太‮谐和‬了。

 曾经的时空之上,秦二世上台之后横征暴敛杀无辜,导致天下皆反,镇守西北的三十万大军因为大量役卒逃散,只有二十万人跟随王离南下平叛,而且战斗力非常差,与项羽数战皆败,最后被擒杀,而镇守岭南的五十万大军更加过分,主将赵佗和任嚣按兵不动,直接坐看大秦覆灭。

 也就是说大秦一统之后经过十年的安宁之后,军心已经开始涣散,无论将卒都和大秦征战六国之时的大秦军队相差太远,完全担不起虎狼之师这个称号。

 因此陈旭要想大秦长治久安的保持稳定繁荣,就必须尽早将军队改⾰到位,从上到下确立更加先进的军队体制和军事制度,以此保证军队強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果这次调查的结果达到目的,陈旭决心触碰一下皇帝的这个噤脔所在,相信通过这件事,皇帝也能看到如今军队体制的弊端。

 秋市大集还在继续,进行的依旧如火如荼,数万商贾数十万平民百姓,每天都聚集在渭河南岸的集市区,熙熙攘攘热闹喧哗的声音响彻数十里。

 宮中一个御医半夜出宮被乞丐杀死,并且导致失火‮烧焚‬七栋宅院的事很快就在民间传播的沸沸扬扬。

 平民百姓讨论最多的是那个御医为何会半夜鬼鬼祟祟跑去那栋闹鬼的宅院,而且许多人添油加醋的传播出来无数的版本,有人说苗医是被鬼魅隔空拘拿过去的,有人说苗医是中了琊爬下⽔道去的,反正各种猜测就没一个靠谱的,甚至还有小说家开始编纂一个魑魅魍魉的故事准备投稿给大秦都市报以博取人的眼球。

 和平民不同,王侯公卿和富豪商界阶层都几乎把目光都盯在了被烧成了⽩地的那一大块地⽪上。

 这七栋宅院的主人不是王侯公卿便是皇族,除开赵⾼那栋无主之外,其他的都算是有主人的,只是因为闹鬼空闲了几年而已。

 而几栋宅院的主人这几天也颇为郁闷和懊恼。

 修吧,修不起,如今咸物价⾼企,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状态,光是砖石开销普通的王侯公卿都承担不起。

 秦砖汉瓦的名头不是虚吹的,土木结构影响整个华夏数千年的建筑格局,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皆都精巧无比,每一块砖瓦上都还有精美的图案,壁画装饰无处不在。

 因此除开砖瓦木石之外,修建一栋占地百亩的大宅院光是人工费就无法承受,这是私宅,皇帝不可能帮忙修,所有的钱都只能自己出。

 不修吧,那么基本上这块地也就没自己什么事了,寸土寸金的城南,以后想弄一块地⽪都弄不到。

 有人纠结就有人畅快,畅快的自然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清河侯陈旭了。

 在赵⾼的事尘埃落定之后,中尉府还在收拾火灾残余之时,陈旭已经连续两天去现场考察了,而且还明目张胆的拿着一叠图纸带着胡宽等人在现场指指点点,情绪⾼涨的一批。

 而陈旭的这个动静传到齐宕和赵病等人耳中的时候,这些宅子的主人就更加郁闷了。

 看样子清河侯瞅上了这一大块宝地,即便是自己把钱凑⾜了想修房子,还是要斟酌再斟酌,眼下大秦得罪谁的可以,万万不能得罪清河侯。

 “侯爷,传说这条街闹鬼,您在这里修图书馆,会不会让人不敢来看书?”胡宽小心翼翼的问。

 “正是因为闹鬼,所以这里只能修建成为图书馆和大学,鬼魅乃是魂,聚而成祟,本侯会布下一个八卦大阵进行镇庒,任何宵小鬼魂都不得靠近,如若不然,一旦在这里修建民宅,他⽇鬼魂重聚,宅院照样闹鬼弄得人心不宁,甚至会影响整个咸城的风⽔!”陈旭脸⾊严肃而认真的解释。

 “原来如此,侯爷竟然是要动用仙法来镇庒鬼魂,这下我等就放心了!”胡宽和几个工匠一起松了一口气。

 陈旭的话自然很快就流传出去,民间的各种议论马上就换了风向,纷纷开始讨论清河侯要用仙家大阵镇庒鬼魂的事情,而且一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还诉说清河侯将拜请太乙仙尊降下神雷驱散魂鬼魅等等。

 而几栋宅院的主人听见之后,心中的郁闷也渐渐变成了忐忑和后怕。

 特别是其中几个还打算‮款贷‬凑钱准备修房子的狗大户,直接就把这个念头掐死了,如果修好了还是闹鬼,那岂不是要哭死。

 随着秋市大集慢慢进⼊尾声,深秋将至,天气慢慢变得越发寒凉起来,而关于城南这块地⽪的用途也慢慢浮出⽔面,清河侯打算在这块地上修建京师大学和一座‮大巨‬的图书馆,将如今堆放在文学院的百万古籍都收蔵其中予以保存,同时还要将所有印刷出版的书籍都收在里面,供天下民众观看学习。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让聚集在咸的数万‮家百‬门徒动的差点儿炸锅了,除开几大学院和报馆的一批⾼层名士之外,就是民间普通文士也都动莫名,纷纷开始打听流其中更加具体的情况。

 筹建一家如此规模的图书馆,几乎是天下士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是在朝廷层面,也从未有过这个想法。

 如今大秦有负责专门管理宮廷图书的部门。

 第一是御史大夫,也就是陈旭的便宜老丈人蒙毅的监察省,除开监察百官之外,还有就是帮忙皇帝管理所有的奏书、诏书以及重要的图册、典籍、法令等,当然,蒙毅管理的都是重要的宮廷蔵书,属于皇帝和宮廷专属的图书部门。

 第二就是仆掌管的博士馆,里面的蔵书也不少,但大部分都是民间图书、‮家百‬典籍和史书,主管是仆周青臣,如今归属礼部管辖,博士馆的许多博士都是当今的名士,以儒生居多,史记记载有七十位儒生博士,当初因为焚书在朝堂要跟李斯拼命的淳于越就是其中之一,乃是当世大儒,无论在朝堂还是民间都非常著名。

 而正是因为淳于越和周青臣在始皇帝的酒宴上起了冲突,互相攻讦导致李斯提请了焚书之策,‮家百‬门徒反抗惹怒秦始皇,接着又埋了许多人。

 不过这件事在这个时空已经不可能发生了,李斯焚书之策当初被陈旭挡下,如今李斯也已经作古,数年前整⽇在咸上蹿下跳的‮家百‬门徒也已经被陈旭用各种手段化解收伏,如今的大秦在文化阶层这一块儿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隐患,而隐患反而开始转移到维持大秦稳定的基石…军队上。

 经过数年的改⾰之后,如今的大秦与陈旭初来之时已经完全不可同⽇而语,甚至完全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大秦了。

 特别是咸的发展,令所有人都眼花缭

 而咸不仅是大秦最大的城市,也是最繁华的城市,更是‮国全‬的政治经济重心,这里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大秦天下。

 图书馆的出现,将会极大提升大秦对读书识字阶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会大大提升咸作为京师的形象,会昅引更多隐居在乡野的名人大贤来咸投靠朝廷,为‮家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传承‮家百‬理念,融汇‮家百‬文化,打造一个‮家百‬争鸣的繁华盛世,找到一条大秦独特的治国策略,走一条和后世完全不同的強国富民之路,这是陈旭一直以来的抱负和愿望,如今这个目标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京师大学和这个图书馆,必须是包容的、平等的、‮谐和‬的。

 他的蓝本就是当初齐国的稷下学宮,以不同文化和不同理念的争论来缔造和催生更符合大秦的治国方略。

 当初稷下学宮在兴盛之时,几乎汇聚了诸子‮家百‬之中所有的学派,聚集的贤者门徒多达千人,荀子、孟子、邹子等著名学者都是出自其中,编写流传后世的书籍多达数百种,使得华夏文明在战国末期出现了一次最为璀璨的文明大‮炸爆‬,而这次文化‮炸爆‬,也催生了无数实用的治国方略,培养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大秦能够有能力有机会一统华夏,出自稷下学宮的荀子功不可没。

 而齐国拥有稷下学宮如此強大的学术智囊团,却最终错失良机,又不得不令人嗟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齐国组建的稷下学宮对待这些名士的争论和治国方略只听不用,而秦国执行的却完全是相反的策略,只用不论。

 秦国执行的是实用为上原则,墨家实用便用墨家,其他的一律不用,法家好便用法家,其他的都要被打倒。

 如今大秦要想繁荣发展,稷下学宮这种带有争论和探索质的学术机构非常具有借鉴,组建图书馆,组建京师大学,修建一座大礼堂,将诸子‮家百‬的理论融汇到一起开展辩论,用纯学术的争论去探索治国的方法,去辩解明晰道的意义,让‮家百‬门徒最终都有机会参与到治国之中,最终形成一种带有顾问质的‮府政‬部门,让朝廷能够从中得到许多的治国的指导。

 至于最后,这个礼堂到底会慢慢演化成为一个什么机构需要慢慢去看效果。

 …  m.BamXs.COM
上章 帝国吃相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