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术 下章
第七十九章 纵横家传承
 情势万分紧急之下,苏远纵⾝跃马,圣力从智窍当中狂涌而出,手中的金页圣旨直接抛向了空中。

 七彩的国运当空,金页圣旨竟然爆发出一股七⾊光芒,将苏林整个人罩在了其中。那赵智想要強行用圣力神通击杀苏林,却偏偏被七彩国运挡住,不得寸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童生苏林,词出镇国。慧在己⾝,功在社稷。本应重赏,封爵拜公。念其年幼,暂存功绩。另加荣耀,太子侍读。同皇家人,自由⼊宮!钦此!”

 一个个七彩的圣旨大字,全部都是由国君孙建实用龙凤笔亲手书写的,字字飞舞,笔走龙蛇,带着一国之君的威严和霸气,容不得人有任何地反抗念头。

 “谢主隆恩!”

 苏林也没有想到,都这种时候能够接到国君孙建实的圣旨嘉奖,愣了片刻之后,躬⾝一拜,领旨谢恩。

 周围的那些乡民百姓,一个个都俯伏在地上,行跪拜之礼。尤其是听了圣旨上的內容之后,就更是震惊非凡起来了。

 镇国的诗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不论是诗词还是文章,只要达到了镇国的⽔平,就能够成为一国政策的指导方针,供奉在‮家国‬的翰林院之中,倡导下去,对整个‮家国‬国民百姓的生产生活都会有显著的改变和影响。

 所以,几乎天仁‮陆大‬的九个‮家国‬的皇室都有类似的嘉奖法令,镇国诗词文章的作者,加一等公爵,同皇家人,享半成国运。当然了,百姓可能不知道这些,但是他们却知道镇国诗词的厉害。

 为此,他们看向苏林的眼神就从之前的那种“看热闹”的稀奇,变成了真真正正地惊叹和敬畏了。

 “啧啧…我说怎么堂堂八大儒赵家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来对付一名童生,原来竟然是能够写出镇国诗词的童生!”

 “不得了啊!不得了啊!从来就没听过童生就能写出镇国的诗词啊!这案首苏林当真是我吴国的神童啊!”

 “赵家竟然想要灭杀我吴国不世出的神童,可恨可恶啊!”

 …

 周围的乡民百姓一开始并不知道苏林写出了镇国诗词,如今圣旨驾到,皇恩浩,国运正名,百姓们理所应当地站在了苏林这边。

 “赵智!苏林乃是圣殿钦点的案首童生,更是写出镇国诗词的神童,对我吴国有不世之功。国君圣上亲书圣旨嘉奖,你还敢当街行凶?眼中还有王法么?还有圣殿么?”

 大手一招,苏远将空中的金页圣旨又召回了手中,然后横在苏林和赵智的中间,对苏林道:“苏林,有此国君圣旨,就算是大儒的印信召见,你也可以不从。更何况,你乃是我苏家远亲⾎脉,今⽇,我便是要带你前往我苏家宗祠当中验⾎⼊门的。我倒是要看看,他赵智凭什么将你带走!”

 “好你个苏远!算你狠!我赵家不会善罢甘休的!”

 圣旨到,周围的百姓都在指责赵家,还有苏远在一旁以苏家名义庇护,赵智也恢复了理智,知道自己再无一点机会带走苏林,便如同丧家之⽝一样,带着家奴,灰溜溜地抬着赵慡的棺材回建宁府赵家去了。

 “族叔!多谢你带来的圣旨。”

 接过苏远递过来的圣旨,沉甸甸的,蕴含着一股国运力量,苏林将其收⼊了袖里乾坤,然后拱手拜谢道。

 “无碍!好在我及时赶来,否则的话,那赵智必然借题发挥,強行将你带走。”

 苏远也松了口气对苏林道“那赵大儒的印信,我估计必然是赵智隐瞒了实情要来的。否则若是赵大儒知道你是能写出镇国诗词的天才,也决然不会纵容赵智残害你的。”

 “咦?族叔,那你的意思是?赵智是想用赵大儒的印信将我骗去,然后暗害我。但是赵大儒本人却不知道此事?”苏林奇怪道。

 “是的。能够成就大儒文位的儒士,无一不是思想精粹,坚持自己的道,思无琊之辈。而且,赵大儒年事已⾼,从太师位上退下数年一直闭关参悟成就半圣的道路。又怎么可能会有心思指使赵智来害你呢?”

 苏远⾝着进士朝服,捋了捋⾐袖,对苏林道“只是那赵智被仇恨和嫉妒蒙蔽了智窍,他已经没有后路了。若是不对你报复,难以化解这些仇恨,思想和文位便再也没有寸进的可能。所以,你没必要担心赵大儒会亲自对付你,反而需要警惕赵智的谋诡计。”

 “原来如此,多谢族叔解惑。只要不是赵大儒要对付我,我便不惧他赵智。如今来到府院,我只要一心学习‮家百‬经义,精深思想,文位要超过那赵智,也不过是数年之功!”

 苏林膛,自信満満,并没有觉得进士文位距离自己有多远。

 “好!不愧是我苏家⾎脉‮弟子‬,就是要有这一份自信。想当年我苏家先祖苏秦,⾝挂六国相印,合纵六国,共同抗秦,何等的威风霸气!”

 看到苏林的一⾝自信和豪气,苏远也忍不住叫了一声好,拉住苏林道“既然来到了建安府,苏林,我便带你到苏家宗祠去,祭拜老祖宗苏秦,验⾎⼊门,认祖归宗!”

 “苏家宗祠?老祖宗苏秦?我们苏家难道是纵横家之后?”

 对于建安府苏家,苏林之前只知道乃是吴国八大儒世家,却不知道其竟然还是纵横家苏秦的传承后代。

 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师从亚圣鬼⾕子,自⾝也有着半圣的实力。合纵六国抗秦,⾝披六国相印,合纵之术,已经登峰造极。

 所以,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其实苏家可以说是半圣世家了。尤其是现在天仁‮陆大‬再度‮裂分‬成为九个‮家国‬,纵横家的合纵之术也大有发挥的余地,所以苏家‮弟子‬大多都是纵横家传人,在朝中也多有担任要职。

 “是的。我苏家乃是纵横家半圣苏秦之后,可惜我⽗此时也正在闭关冲击半圣瓶颈,不然的话,苏林,我定要带你给⽗亲见见,我苏家在童生文位便能写出镇国诗词的天才啊!”

 说完,苏远拉着苏林就往苏家宗祠走,边走边道“苏林,今后你便在这建安府府院中学习,就算考中了秀才之后,依旧可以继续学习,府院中的蔡先生博学多才,是难得的良师。”

 苏林让袁暮先带着妹妹苏茹去安顿下来,自己便跟着苏远,来到了建安府的苏家。

 苏府位于整个府城的最‮央中‬位置,占据天枢位,而且整体宅院的布局也呈星盘罗列,雄壮而大气,可以说是得了天时加地利。

 “三老爷回来了!”

 苏家的家丁见到苏远,都恭敬地低下头来,同时也好奇地偷看了苏远⾝边的苏林好几眼,心中奇怪这个能被三老爷苏远如此重视礼遇的少年到底是什么来头。

 “大老爷回来了么?”

 苏远随口询问一名管事的家奴。

 “回禀三老爷,大老爷已经半月未曾回来了。”管事低头恭敬地答道。

 “那倒是可惜了!见不到大哥,你带人去准备上好的香烛到宗祠去,我要祭祖!”

 吩咐了管事家奴,苏远便向苏林介绍道“苏林,我大哥苏近乃是当朝从一品兵部尚书,大学士巅峰之时,便进⼊过圣殿翰林院,从中一睹纵横鼻祖亚圣鬼⾕子的《鬼⾕子》真迹,从而突破大学士瓶颈,荣升翰林大学士!归国便被国君拜为兵部尚书。”

 “圣殿翰林院?翰林大学士?族叔,我只知道我国国內有设翰林院,收集一切珍贵典籍和思想概要,但是这个圣殿翰林院又是什么?”苏林惊奇不解道。

 “苏林,你也许知道亚圣孟子定下的科举取士,以外力帮助儒士达到进士文位。而之后进士想要晋升到大学士,便需要责心问道。只有过了自己这一关,坚定了思想和道,才能够称作大学士。不过,恐怕你肯定不知道,大学士其实是分为两个阶段的,便是普通大学士和翰林大学士,当然了,后者被简称作翰林文位。”

 苏远带着苏林一边往宗祠去,一边解释道“之前你所说的各国翰林院,包括我现在任职的吴国翰林院,其实都是各国国君仿造圣殿的翰林院修建的。目的同圣殿一样,搜集尽可能多的经义典籍和思想概要,乃一国的本。

 所以,圣殿的翰林院几乎攘括了所有诸子‮家百‬的典籍,而且都是真迹手笔,是整个天仁‮陆大‬的本。当你若是达到了大学士巅峰的文位,便可以向圣殿申请进⼊圣殿翰林院当中,寻求自己的道,便极有可能看到你开智言语的作者真迹,甚至是更⾼层次的相同思想的半圣、亚圣真迹,从真迹当中进一步领略自己的道,在智海当中开始以圣力凝聚‘器’之山峰。这就是‘成器’的开端,才能够成就‘翰林大学士’的文位!”

 这便是普通大学士和翰林大学士的区别,苏林之前只知道进士要晋升到大学士千难万难,必须要责心问道,坚定道心才行。可如今听闻大学士到翰林大学士却需要进⼊圣殿的翰林院当中,亲自观摩领悟所开智的言论,心中便更是一惊,內心瞬间火热起来:“我是以孔圣的‘君子不器’圣言开智,难不成我进⼊圣殿翰林院后,还能够看到孔圣的《论语》真迹?”  M.baMxs.cOM
上章 儒术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