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船
抱起六子,兰冰还在不停的发布命令,⾝后不远处,爬起两名⽔兵,同样全⾝是⾎,呼喊着跑到甲板上,在尸体堆里找还有气儿的,拉起来继续⼲活儿。
眼下是冲锋号最危险的时刻,全员一百九十人,能爬起来的只有不到六十人,靠这六十名带伤的⽔军,能保证冲锋号速度不减已经很难得了。
兰冰看了一眼船速和方向,从指挥舱中冲出来,走到上好弩

的

弩前,调整一下

弩方向,

起木锤,点燃火油,狠狠的砸在弩机上。
三只弩


向追来的敌三号舰,弩

如流星般,

中敌舰,无巧不巧的,一只弩

直接

中舰首炮的火药桶上。
“轰…”
一声巨响,奥人三号舰象是被巨人在拳砸在船头,剧烈的炸爆让奥人战舰舰尾翘起老⾼,无数⽔兵象下饺子似的掉进大海。
剩下的几具

弩,兰冰不管不顾的将弩

都发

出去,上面已经注満了火油,这些弩

是不能回收的。
“除必要人员,都过来救人。”兰冰⾖大的眼泪不停的向下掉,却听不到哭声,语气之中只有无尽的冰冷。
早在听故事的时候,兰冰就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可不管她有多聪明,依然无法将残酷和现实联系在一些。
这回,她亲⾝感受到了。
先后几次改装的效果终于显现出来了,冲锋満帆侧风,居然跑出十一节的⾼速,转眼将受创的敌二号舰甩出三链之地。
奥人分出来的三艘战舰,一沉一重伤,还在追赶的二号敌舰,也在不停的冒烟,舰上的大火已经灭了,可余烟还在,速度怎么都提不起来,只能看着冲锋号一骑绝尘…
“混蛋,⽩痴!”舰队指挥雷军怒声骂道,大舰队已经向前航行了十余里,望兵将整个战斗过程,丝毫无误的报给指挥官,让他暴跳如雷。
要知道,这只舰队,虽然只有三百五十艘战舰,却是罗门列岛⽔军的精华所在,所有的舰船,都是挑最新的最大的,还进行了战前加固。
火炮这东西得之不易,就算在奥洲,也是最尖端的战力,普通商船只能配

弩和投石机,就算战舰,通常也只加装舰首、舰尾两门火炮。
而这只舰队,全部齐装満员,每艘战舰最少三十四门火炮,多的有三层甲板,六十六门火炮。
刚才追出去的是二级战列舰,每艘三十四门火炮,对付大楚一艘小战舰,居然打出这样的结果,你说他能不恼火吗?
这半年多来,罗门列岛对大楚的侦察,最为详细的就是大楚的两只⽔军,不仅战舰数量不多,而且装备、战术远远落后于奥人,连战斗意志都很差,特别是北方⽔兵,奥人⽔军

本瞧不上眼,和奥人⽔军相比,大楚北方⽔军就是业余的。
可就是这样的业余⽔军,在三比一的情况下,却重创了先锋舰队。
如果战斗都是这样的结果,还打个⽑啊,直接跑路算了,大楚⽔军再渣,人家的战舰总数放在那儿呢,并不比奥人的战舰少多少。
在舂江府近海二十里处,北方⽔军冲锋号,打响了大楚与奥人的第一炮,击沉、重创奥人战舰各一艘,轻伤一艘。
这个战果,在后人看来,简直让人无法理解,在之后大大小小数百次的海战之中,大楚一直处于败多胜少的状态,直到铁甲舰登场,才遏制住奥人⽔军的不败势头。
这场胜利,带给大楚的错误信息很多,兰冰舰长,为了自家的利益,作出了太多的错误选择,并且传回了误导

极強的战果。
对兰冰而言,她没作错什么,甚至可以说她是民族英雄,用铁与火,⾎与泪给奥人有力的杀伤。
同时,她带回来的信息,本⾝没有任何错误,无论是她当时的选择和战果,没有丝毫夸大,可惜她并不知道,不管是貌似強大的南方⽔军,还是⽇落夕山的北方⽔军,出问题的不是基层战舰上的官兵,而是上层指挥官。
当冲锋号回到北方⽔军大本营,向上官作出详细汇报之后,上官理所当然的认为,奥人战舰数量众多,可实力很弱。
冲锋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打打渔还成,打仗就算了,他们没打过仗,也不懂打仗。
连冲锋号都能取得这样的战果,由此可见,所谓的奥人強大,都是吹出来的,人数战舰可能很多,可实力相当一般,对比结果,分舰队的指挥武断的认为,奥人战舰的实力,应该弱于大型海盗团,仅仅有中型海盗团的实力。
至于声震如雷、触之即死的武器,他们

本不在乎,查看过冲锋号,船舷有几处被砸烂了,从痕迹上看,分舰队将军认为,那就是投石机嘛,这东西不新鲜。
虽说北方⽔军的⽇子不好过,战舰和人员的数量只有名册上的三分之一,可投石机还是有的,

弩数量也不少。
这还等什么,杀特娘的,首功啊!
在冲锋号返回军港后不到六个时辰,北方⽔军就集合了近四百艘战舰,杀向奥人⽔军。
结果如何就不说了,用残不忍睹形容,都远远不够,被人打出上百比零的结果,舰队指挥官战死,人员损失近万。
同一时刻,南掌神工殿浅⽔湾第一座⼲船钨中,实验一号已经完工,这艘只有二十几米长的铁舰,没有进行任何装饰、武器,纯粹的裸船。
随着章坛一声令下,⼲船钨开闸放⽔,用时三十一天半就打造完成的实验一号,随着海⽔进⼊船钨,慢慢的飘了起来,随着海⽔轻轻

漾。
虽然已经接受了雷师那不可思议的理论,可当小満亲眼看着,自己参与打造的铁船,特娘的居然飘起来了,你说这事儿上哪讲理去,铁船啊,你们明⽩吗,全是用铁打造的船,它能浮在海面上?
当海⽔注灌完闭,船停稳了,章坛一声令下,几十名船工,大着胆子上了船,手里提着小锤,在船⾝各处敲打,找寻有问题的地方。
第一次用浇注法铸船,问题自然不少,虽然事先一再检查过,依然有六处漏⽔,十几处焊接不牢固的地方。
没关系,这是早就考虑过的问题,铁⽔早就准备好了,送到船上,将所有不⾜之处修补好,再用小锤子用力敲击。
小锤子没问题了,换中号锤子,继续敲,据说这是为了防止虚焊,这里的都船匠,可虚焊这个词儿,都是第一次听说。好在原理不难理解,就是没浇注好嘛。
中锤之后是大锤,十八斤的重锤不停的敲击,在不让船体变型的前提下,随便敲,特别是各个浇注的连接点,更是重中之重。
整个过程非常细致,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这才完成验船的第一步。
接着挂上风帆,驶出⼲船钨,⼲船钨菗⽔,准备开始铸造实验二号,一艘船体长三十五米的铁船。
而实验一号,则以⻳速,驶⼊三里之外的⽔浪实验船钨。这都是什么破名字啊,从名字上,船匠

本听不懂是用来⼲什么的。
听不懂没关系,都是老船匠,一看就明⽩了,这里是用来测试实验一号海浪中的表现。
⽔浪实验船钨象⽔坝一样,一头⾼出十余米,船钨中已经注好了⽔,等实验一号进⼊船钨,用铁链锁好,所有的人员下船。
开闸放⽔,第一道海浪⾼达五米,这种浪头,生活在內陆的人看起来,已经相当吓人了,可在海上讨生活的人,觉得这很正常。
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五米⾼的浪头,只能算是中浪,渔民出海,一年到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会遇到超过五米的海浪。
实验一号是铁船,船⾝比木船重得多,在五米⾼的海浪中,上起起伏,看起来很轻松。
小満连连点头,虽说这铁船很笨重,速度极慢,可结实程度不用说,再差也是精铁打造的,再好的木料也比不了。
接下来的是十米大浪,实验一号要在这⽔浪船钨中,接受七天的海浪测试,从早到晚,人员轮换着实验,只要海⽔蓄満了,就开闸放⽔。
到第三天的时候,船体又发现几处不妥的地方,继续浇注,在真正下海之前,这样的实验是少不了的。毕竟是铁船,对于浇注焊接法,雷诺心里也没底儿。
原定七天的实验,延长到十天。七天过后,船工觉得,全安

应该没问题,所以接下来的三天里,空船⽔浪实验,变成载人⽔浪实验,不仅增加载重,还可以随时检测船体,甚至有人提出来,可以让⽔兵上船,一边实验一边训练。
经过半个多月的实验,实验一号算是得到初步的成功,而此时,二号实验船也已经完成了大半的进度。
其实造铁船,真的比造木船速度要快,木船从铺设龙骨,到最后完成,工艺极为复杂,而铁船就简单多了,先铸船体,接着浇注连接,完活了。
实验一号是成功了,可小満心中的疑问更多了,铁船是可以铸成的,可它的速度太慢了,就算挂満船帆,它的速度也不及木船的三分之一,这么慢的速度,别说用于海战,怕是连海商都看不上眼儿。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