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材料帝国 下章
第七百七十一章 民不举官不究
 “处理”杨新宇面露苦笑“这种事怎么能处理呢,人家又没说是哪家的产品,也谈不上‮犯侵‬名誉,我们能怎么处理呢”

 王鸿生也说道:“是啊,现在讲究依法行政,民不举官不究,人家只是制作一个‮频视‬,我们又能奈何得了他什么呢”

 秦海转头对冀明初问道:“冀老,您怎么看”

 冀明初面露杀机,说道:“战争年代里,如果有人说这种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抓住了直接毙,连审都不用审。”

 “有这么严重吗”秦海问道。

 冀明初道:“这是当然,打仗靠的是勇气,如果事先连勇气都没有了,这仗还怎么打过去我们总说,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所谓战略上藐视,就是要有胜利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像刚才李教授放的这个‮频视‬,相当于见到国外厂商,自己就先跪下投降了,那还怎么搞竞争”

 “我也是同感。”李林广点头道“我不反对正视差距,只有找到差距,才能进步。但这种把国外的东西无限夸大,把国內的东西无限贬低,起到的效果就不是追求进步,而是放弃竞争了,这种作法,我是不赞成的。”

 秦海道:“事实上,这段‮频视‬产生的恶劣影响是非常现实的,现在我们国产的产品不管技术⽔平多⾼,在一些消费者或者一些客户企业的心目中,就是劣质品。他们宁可多花两倍的价钱去买进口货,而不愿意尝试国产货。追究底,还得从这种舆论宣传说起。”

 “可是,你不能堵住人家的嘴啊。”李林广说道。“明明是造谣,我们还无可奈何,这就是让人最戳火的事情。”

 王鸿生对杨新宇说道:“老杨,针对这种情况,你们可以做一些澄清啊。比如说,你们也可以做一些‮频视‬。宣传一下国产货的质量,人家说,你们也说,理不辩不明嘛。”

 杨新宇叹了口气,说道:“不瞒王主任说,我在行业协会那边,也组织人做过这样的事情。可是你也知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像这种贬低国产商品的‮频视‬。到处流传,我们做的澄清的‮频视‬,转发的数量少得可怜,本起不到澄清的作用。”

 “这就是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了。”王鸿生道“有些人跪惯了,想让他们站起来,还真不容易。前些年,咱们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大。有一些人对国货缺乏信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年我们其实已经追赶上来了。可是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相信啊。”

 “这是一个生蛋和蛋生的关系。”秦海道“舆论成天宣传‮国中‬不如外国,导致受众也接受了这种观念。回过头来,你如果宣传‮国中‬不比外国差,人家就不相信,不愿意接受。这就导致很多媒体为了哗众取宠,故意找‮国中‬的负面消息,以合受众的偏见。”

 “这就叫冰冻三尺,非一⽇之寒。”王鸿生总结道。

 “这么说,咱们就不管了”秦海看着众人。微笑着问道。

 “怎么管”杨新宇反问道,他与秦海往⽇久,知道这件事又犯着秦海的忌讳了,秦海肯定是想出手的。

 “怎么,这件事你也打算打抱不平”王鸿生也问道。

 秦海道:“这还真不叫打抱不平,因为这件事本⾝就关系到了我自己的利益。我们大秦集团就是搞材料的,国內的pvc管材市场,我们占了10。这段‮频视‬拿国产pvc管材做对比,已经侵害了我的利益,我不能坐视。”

 “你打算怎么做”王鸿生好奇地问道。以秦海的地位,为一段网络‮频视‬而大打出手,似乎有些牛刀杀的感觉。不过,大家也都见识过秦海做事的不拘一格,君不见他在海军基地里还出手打人了吗那才叫斯文扫地呢。

 秦海道:“其实,就算没有看到李老师今天这段‮频视‬,我也打算做这件事情了。咱们‮家国‬发展了,工业⽔平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个时候需要树立起‮国中‬制造的正面形象了,我们不能永远都背着一个质劣价廉的标签。我想以这段‮频视‬为契机,发起一场规模浩大的诉讼,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故意诋毁民族产业是一种犯罪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诉讼”杨新宇和王鸿生都倒菗了一口凉气,他们都是当‮府政‬
‮员官‬的,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对于诉讼反而有些排斥。听说秦海要因为一段‮频视‬而对簿公堂,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事是不是闹得有点大了

 “我支持你”冀明初大声地说道“对于这种动摇军心的人,就是要给他们一点厉害尝尝。怎么样,需要‮队部‬给你什么帮助吗总部的技侦局查这种‮频视‬的源头易如反掌,我打一个电话,10分钟他们就能把制作人的祖宗八代都查出来。”

 “这个我还是请肖局那边帮忙吧。”秦海又擦了一把头上的汗,他知道冀明初说的没错,不过,对付一个做网络‮频视‬的人,动用总部的技侦局,实在是太狠了,还是请肖伟浩他们帮忙更合适一点。

 冀明初笑了:“也罢,我倒忘了你和‮全安‬系统也有情,地方上的事情,让他们出面的确是更合适。”

 “那我们促进中心这边,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事情”杨新宇揷话问道,既然秦海已经表示了要进行诉讼,那么大家就要围绕诉讼这件事情来运作了,过去的实践表明,秦海做事情还是比较靠谱的。

 秦海道:“如果有可能的话,请杨主任帮忙联络一下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请他们一起配合诉讼,总之,就是要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

 杨新宇想了想,说道:“如果大秦集团挑头来做这件事,我估计会有一些企业响应的。小秦说得对,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舆论问题了,这是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大事。我们的确有义务为‮国中‬产品正名,不能任凭别人随便污蔑。”

 “我算服了小秦了。”王鸿生笑着对众人说道“别人都是尽量躲着事儿,他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时候还自己去搅和一番。”

 “哈哈,很多事情的确是需要像我这样一搅屎,否则一潭死⽔,怎么发展”秦海回应道。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以后我就管你叫搅屎了。”王鸿生抓住秦海话里的语病,笑着揶揄道。

 “我搅和,我光荣。”秦海呵呵笑着,接受了这个新的称谓。

 如今的秦海,已经不需要任何事情都自己去办了。离开促进中心之后,他给驻京处主任苏亚波打了个电话,又给集团的‮报情‬总监许晓琪打了个电话,一⼲人等就都开始忙碌起来。有人负责在网上查找‮频视‬发布的情况,有人在网下搜集‮频视‬产生的影响,还有人搜集了各种国产和进口的pvc管材,进行反复实验,以证明那段网络‮频视‬的不实之处。

 追踪‮频视‬制作人的工作果然给了肖伟浩去办,而肖伟浩也不辱使命,没花多少时间,就把制作人的情况以及传播的途径全部调查清楚了。

 “制作这份‮频视‬的人叫张文越,是一家进口pvc管材经销商,在京城开了一家家装建材店。这份‮频视‬是张文越两个月前制作的,更早的时候,他曾经制作过一个更耝糙的版本,现在这个版本经过了加工,很多夸大其辞的话也是后来加上去的。

 张文越制作了后来的这个版本之后,先后在40多家‮坛论‬上进行了发布,其中大多数‮坛论‬都是用新注册的账号发帖的。因为这份‮频视‬拍得很好,加上里面一些话说得比较刺,所以很多看到‮频视‬的人都进行了转发,李林广教授看到的时候,这份‮频视‬已经流传很长时间了。”

 在大秦驻京办的秦海办公室里,肖伟浩手下的技术人员卢晓桐拿着一份调查材料,向秦海汇报道。

 “先后在40多个‮坛论‬发布,而且是新注册账号去发。也就是说,他是专门为了发这段‮频视‬而注册了账号,是这样吗”秦海问道。

 卢晓桐道:“可以这样说。我们注意过,他新注册的这些账号除了发这个‮频视‬之外,没有参与其他的话题。张文越这个人过去只泡几个关于家装的‮坛论‬,但这一次去注册了一些军事、体育甚至女话题的‮坛论‬,显然是专门为了发布这段‮频视‬而做的。”

 “也就是说,他制作这段‮频视‬并不是无心之作,而是带有某种目的的”秦海道。

 肖伟浩道:“小卢还没说完呢。据我们进一步的追踪,发现转发这些‮频视‬的情况也不正常,不排除背后有推手在进行作。”

 秦海一惊:“肖局的意思是说,有网络⽔军在参与”

 “网络⽔军”肖伟浩对于秦海用的这个词觉得有些陌生,细琢磨了一下,不噤笑道:“这个说法倒是贴切,的确是网络⽔军,能量还不小呢。”

 “呵呵,这就好玩了。”秦海冷笑起来“看来这里面的⽔还深的,我得去会会这位张导演了。”未完待续。。  m.BAmXs.Com
上章 材料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