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崛起的伊斯兰同盟
联军投降的消息传遍世界,以国美为首的北约家国已经无暇顾忌中东局势,虽然在地中海上,国美的舰队还沒有撤走,可在国美国內却发生了剧变,民众堵死了⽩宮,让国美总统西奥多,不得引咎辞职。
刚接任国美总统的前副总统里昂宣布国美将启动与新伊拉克的谈判,并请求先知军善待俘虏。
与此同时,以⾊列却是一片悲壮,因为耶路撒冷被夺走,先知军围困了首都特卡维夫,而此时整个家国都处于一片悲怆的情绪之中,主战派却还在叫嚣着号召犹太人与以⾊列两万五千平方公里的领土共存亡。
面对这样的局面,贾巴尔果断的下令进攻特拉维夫,尽管他很清楚以现在的局面进攻特拉维夫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以⾊列这个家国已经陷⼊了亡国的愤慨之中,他们必然会与先知军死斗到底。
可从另外一方面考虑,贾巴尔却觉得他必须打下特拉维夫,这不仅仅是为了挫败以⾊列人的锐气,同样也是为了以后考虑,毕竟先知下令,必须留下以⾊列,并保持以⾊列国的完整。
也就在他下令的当天,先知军央中卫戍装甲师两万人在叙利亚和黎巴嫰军队的配合下,开始进攻特拉维夫,而此时以⾊列人确实已经全民皆兵,而贾巴尔则派遣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的兵民为先锋,大队部在坦克和直升机的掩护下,开进特拉维夫的以⾊列总理府,并占领了本·古里安机场。
在这天的夜里,整个特拉维夫到处都是

声和炸爆声,无论是先知军的士兵,还是黎巴嫰与叙利亚的士兵都感觉到了犹太人决死的悲壮。
贾巴尔知道,在打下去,对他们沒有任何好处,虽然西方的舰队不会对他在发起任何攻击,他后面还有先知军三个集团军正在开來,可他清楚,他们可以打下以⾊列,却绝对无法占领这里,更无法服征以⾊列人的心。
所以,在第二天凌晨,贾巴尔并通知黎巴嫰和叙利亚的军队,让他们跟随自己撤离这里,因为他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在和以⾊列人相持下去,即使在派遣二十万人过來,贾巴尔觉得也是徒劳。
可在贾巴尔撤退之后,黎巴嫰和叙利亚军队并不准备离开,他们认为一定要把所有犹太人赶出中东才算罢休。
所以,两国的军队,加上巴解组织的兵民对以⾊列实施了长达一个星期的占领,但也就在这一个星期里,以⾊列人进行了顽強的反击,虽然沒有西方家国的援助,但他们却将黎巴嫰与叙利亚的军队赶出了特拉维夫,并一步步的收复失地。
而巴解组织和两国的军队则遭遇惨败,将近十万人的队部,在撤到耶路撒冷时,只剩下不到一万人左右。
这让全世界再次震惊与以⾊列人⾎

,尽管这个家国已经四面楚歌,但他们却再次表现出了犹太人的精神与英勇。
同样,世界的军事学家也对贾巴尔这个年轻的先知军将领刮目相看,如果贾巴尔当时不撤退的话,虽然可以守住更长的时间,但在以⾊列的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先知军必然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占领时还会遭到更顽強抵制。
可贾巴尔却在打击了以⾊列主战派的气焰,短暂的占领了特拉维夫之后,便立即撤出了以⾊列首都,回到了耶路撒冷,并等待先知军其他三个集团军的到來。
在回想到他以前的战绩,无数军事学家都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人将他列为二十一世纪最年轻的名将,地位仅次于先知和新伊拉克的黑将军。
不过,同样也有人认为,贾巴尔在政治上的天赋,远远⾼过黑将军,在回顾这场战争,联军在伊拉克场战上,如果沒有贾巴尔的突然出现,并且完美阻击美军两大王牌,恐怕现在战局如何还不一定。
所以,在场战上他的智慧和指挥一点也不逊⾊于黑将军,所以有人认为他应该排第二,仅次于一手建立起新伊拉克的先知。
而且,谁都知道贾巴尔要年轻,他还是正统的军事学院出⾝,有良好的底蕴和素质,以他现在的才华,以后成为先知的接班人,几乎是肯定的,甚至有人大胆预测,一旦先知放下权利,贾巴尔立即会成为整个伊斯兰⾰命同盟会的领袖,地位与哈里发玛丽亚姆平齐。
可无论外界如何猜测,但摆在眼前的以⾊列局势还是引人关注,在黎巴嫰和叙利亚败退之后,以⾊列军队已经追到了耶路撒冷之外,而指挥官却是和麦凯恩上将齐名的佩雷斯上将,现在所有人都在关注,佩雷斯是不是会进军耶路撒冷,夺回这个犹太人的圣地。
甚至很多人都期待,已经抱着亡国决心的以⾊列军队与风头正盛的先知军是否会在耶路撒冷进行决战。
当然,谁都知道先知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沒有西方支持的以⾊列军队,打一

就少一颗弹子,即使打持久战,先知军也能轻易的耗死以⾊列军队。
更何况先知军可是有几大闻名世界的名将,从以勇猛著称的黑将军,到智慧而果敢的贾巴尔,在加上在防御战中著名的西北军司令员雪豹,几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铁三角,这里面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佩雷斯能轻易击败的。
但世人都期待名将与名将之间的决斗,就像是两位绝世⾼手的比拼一样。
可这个期待在佩雷斯停止进军,以⾊列总理古里安发表停战声明时,所有人都失望了,古里安这位強硬的总理表示愿意接受和谈,为了表示诚意,他们愿意永久的将耶路撒冷出让。
这让全世界都议论纷纷,以⾊列明明要亡国了,现在停战先知军会接受吗?可出人意料的是,巴士拉总理府立即召开了记者发布会,总理薇薇安接受以⾊列的停战请求,并本着人道主义的态度,可以帮助以⾊列维持国內秩序,同样宣布,耶路撒冷⽇后将成为际国自由的宗教城市,尊为伊斯兰教,犹太教与基督教三教共同圣地,在谈判结束之后,会撤出耶路撒冷。
这个声明一出,世界再次哗然,谁也沒想到先知军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而且还把到嘴的肥⾁吐了出去。
虽然伊斯兰同盟会对先知军的这个决定有些意见,但最后却不得不接受这个决定,毕竟现在伊斯兰同盟会是以新伊拉克和先知军为主的。
可明眼人都清楚,先知军虽然让步,其实却获得了更大的胜利,武力是不可能让犹太人屈服的,二战德国那么強大,可希特勒把犹太人杀⼲净了吗?
显然沒有,不但如此,犹太人还顽強的生存了下來,并且建立起了一个闻名世界的以⾊列国。
而先知军这种做法,不过是不想走德国的老路而已,如果真把以⾊列占领,驱逐所有犹太人,⽇后真正头痛的可能就是先知军自己了。
可做出让步之后,以⾊列虽然不会感

,却可以避免与犹太人结下⾎仇,不但考虑到了以后,同样也考虑到了当下。
因为接下來的谈判,以⾊列势必处于弱势状态,毕竟在耶路撒冷,先知军可是集结了重兵,而且贾巴尔一路打到以⾊列首都特拉维夫确实给了以⾊列一个大巨的震慑,更何况现在是四大主力都在爱耶路撒冷的情况。
果然,在接下來的谈判中,以⾊列接受了多项伊斯兰同盟会提出的要求,虽然他们不加⼊伊斯兰同盟会,却与新伊拉克结成了军事同盟,同意分享以⾊列多数军事技术,并且保证在伊斯兰家国不侵⼊以⾊列的情况下,以⾊列绝对不会主动挑起任何与伊斯兰家国的冲突。
双方在耶路撒冷签署了停战协议,并为⽇后中东的格局定下了著名的耶路撒冷条约,伊斯兰同盟会接纳以⾊列为中东家国,而以⾊列同样不会继续扩张,永久保持现有的疆域,同样巴勒斯坦地区正式立独为巴勒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为第八个加⼊伊斯兰同盟会的家国。
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巴以冲突,就因为这个条约彻底结束,而在之后的年代里,耶路撒冷正式成为世界宗教圣地,无数人进⼊这里朝拜,而三大宗教之间也开始了和睦相处。
在协议签署的一周之后,先知军撤离耶路撒冷,这也标志着第七次中东战争彻底结束,而剩下的则是与西方家国的谈判。
同样,这次的谈判,先知军占据了绝对的主动,联军的士兵都被先知军扣押,其中以美军最多。
为了迅速撤出中东泥潭,恢复国內的经济,新任国美总统里昂参加了在慕尼黑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谈。
七国首脑分别为新伊拉克总理,国中领袖,俄国总统,国美总统,以及英法两个大国的首相和总统。
在会谈中,国美迫不得已同意了新伊拉克的立独,以及伊斯兰⾰命同盟会的合法

,同时宣布,国美所有的军事力量将会撤出中东地区,以表诚意。
于是,改变世界格局的慕尼黑公约正式出台,也就在这一公约出台之后,稳定下來的中东各国纷纷加⼊伊斯兰⾰命同盟会。
直到谈判结束,国美俘虏被释放的那一天,伊斯兰同盟会已经遍及整个中东地区,从最东边的巴基斯坦,到北非的利比亚与埃及,几乎都加⼊了⾰命同盟会。
而这个大巨的同盟,一瞬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同盟组织,而那位缔结这个同盟的先知,也同时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整个同盟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当初的阿拉伯帝国。
而先知的权利,也同样让世界各大国感觉到了大巨的威胁…。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