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里装满爱
小学和初中一直在村里就读,直到上了⾼中我才离开家到几十里地外的渔峡口九中。那天是⽗亲送的我,我背了吃食和学习用品,⽗亲背了被子和箱子。离家前的几天,⺟亲就一直在我的耳朵叮嘱,说先把苞⾕面放饭盒里,然后再放上洋芋泡,炖

了再端回来和着腌菜吃。还说洗⾐服的时候把领口和袖口多打点肥皂。多清洗几遍。我和⽗亲离去的时候,⺟亲又说,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哩,别弄得不像个人。在⺟亲眼里我总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那时我已经是14岁的少年,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了。
九中的⾼中生活过了二年。那个时候不通车,从老家到九中得走大半天时间。学校放大周,半个月我们就得从学校里背着空背篓回家,然后从家里背着満満的一背篓吃食去学校。在那两年的时间里,我就这样背着那个背篓在那些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来回走着。
每次从学校回到家,⽗⺟是照例不在家的。他们在队里劳动,要到晚上才能回家。家里的钥匙放在耳门的墙洞里,伸手就可以拿到。这是我们一家共人同知道的地方。开门进屋,锅里准夼有热饭热菜,吃过了我要么是做做家庭作业,要么是去寻些猪草,帮助大人分担一些家务。晚上⽗⺟放工回来,⺟亲就开始给我准备下周要带的粮食和小菜。那个时候生活很清苦,我们生在山区的孩子一年中难得吃上一次米,因而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就吃苞⾕面。事前,⽗⺟就在家里给我准备好了磨细的苞⾕面。那些苞⾕面也不是用机器加工的,全用石磨一点点磨细,然后用细筛筛数遍。小菜一般则是晒⼲的洋芋泡、洋芋钉之类的枯菜。因为在菜类中,只有洋芋晒⼲可以长期存放,且食用方便。因而⺟亲事前就得把洋芋刮好,然后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放锅里煮成半

,然后放太

下晒⼲。或者是先把洋芋煮

,然后剥去⽪,切成洋芋钉,再放太

下晒⼲。那些晒⼲的洋芋泡和洋芋钉呈金⻩⾊,非常好看。食用起来也很方便,放饭盒里一蒸就可以食用。除洋芋泡和洋芋钉之外,再就是腌菜了。腌菜的种类多,腌辣椒、腌球⽩、腌⻩瓜等等。每一次,⺟亲总是把这些给我装上満満一背篓,背到学校总得有二三天时间

酸腿疼。
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脫离⽗⺟,一步步走向社会的。学校生活结束后,我就去外地参加了工作。可不论我走多远,⺟亲总是牵挂着我。每次回家,⺟亲也照例给我准备了洋芋泡、洋芋钉、枯辣椒、腊⾁等等之类的小菜。我对⺟亲说,妈,这些我都不需要,城里都有。⺟亲说,多拿点总可以贴贴唦。实在执拗不过,我们就只得拿上一部分。再后来⺟亲病了,这些事情就又轮到了⽗亲⾝上。尽管⽗亲没有⺟亲心细,但在做这些事情上他却做得极为仔细。我们尤其爱吃的是⽗亲做的“合渣”有时回去,我们什么都不带,就带⽗亲做的“合渣”
如今⽗⺟都老了。每次回去,⽗⺟都要衰老许多。可是每一次他们都得给我们准备好各式各样的小菜。我们不要,他们就拼命地往我们的口袋里塞。这样争执的时候,我的泪⽔就涌満了眼眶。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