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主婆的发家史 下章
第十八章 寻出路再次相会
  “哎呦呦,我的啊!疼死了!”第二⽇的一大清早,刘氏故意在打⽔的时候摔了一跤,回来了。⾼老太对她很不満,打个⽔还能把扭到,真是笨死了!可再不満能怎样,只能让她回屋休息去了。整整一天,刘氏什么活都不做,躺在炕上哎呦哎呦叫唤,不是叫⾼莺姐儿帮她,就是让⾼静媛帮她倒⽔,一刻不得歇。

 “行了啊,你消停点。不就闪了一下吗,又没红又没肿的,至于嘛!”

 刘氏的眼泪说下就下“可是疼啊!我知道婆婆看我不顺眼,可我在这个家,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做家事闪了下,不找大夫给看看,连叫唤声都不能了。”

 ⾼老太脸⾊涨红“咋地了,你这意思,是我亏待你了?好,你要看就看。咱家不是出不起钱!”

 “别…”刘氏低着头“也没啥大事,扭了下,歇息两天就好了。”

 ⾼老太闷声哼了下,末了道“疼就忍忍!别嚷跟孩子似地,多大人了!”

 数落完了,到底不好跟病号计较。⾼老太一个人围着灶台做一大家子的饭,完了得打⽔劈柴,得收拾屋子,还得给全家老小洗⾐,喂猪喂,忙得和陀螺似地!要是年轻时候,这点活计本算不上什么,可她毕竟五六十岁的人了。一天下来,刘氏的没好,她也快直不起了。

 晚上⾼祈德回来,听说家里的变故,打算明天不出去,就留在家里帮忙,遭到⾼老太和刘氏的一致反对。

 “大老爷们儿,管家里的事情做什么。去去,你该⼲什么⼲什么去!”

 拒绝了青壮劳动力,⾼老太还想強撑着,等刘氏好。可她怎知,刘氏的啊,一时半会儿的好不了。没达到目的,刘氏怎可能罢休!

 次⽇一早,她忙让⾼祈德把儿子送回娘家,算是减少了一部分负担。而⾼莺姐儿,半大孩子懂事早,也能帮忙喂喂猪,擦擦灰什么的。唯独一个闲人——⾼静媛,啥事也不做。挖泥鳅,打小鸟,爬树,什么都⼲,光是跑疯玩。刘氏想着‮娘老‬的话,就撺掇⾼老太把⾼静媛送到三房去。

 ⾼老太一口拒绝“咋地了,也不多她一个。”

 刘氏咬咬,不甘心——她怕啊,怕⾼静媛一时口快,把她故意弄丢的事情抖搂出来。虽然在她心理不觉得⾼静媛有那么聪明,知道她是存心。她慢慢,望着天棚顶胡糊強的纸,哼哼冷笑,管那丫头聪明不聪明呢,看到她就烦,不行,不趁机弄走她,不然受苦受累的都是自个儿!谁乐意替人养孩子!

 等三房的妯娌过来看望,她故意说起⾼老太这两⽇有多么辛劳,家里家外都快顾不过来了。要给⾼二太爷和⾼祈德送饭,还得照顾元元和莺姐儿两个丫头。后者才是关键。三房的新媳妇沈氏很快听出了言下之意,皱着眉踌躇不定。

 ⾼莺姐儿肯定不能接回三房了。那元元…

 沈氏嫁过来不⾜两年,当初为了一些陈年旧事,一直是住在城里。生了孩子才回到⾼家坡的。她对元元了解得不多,每次来二房都听刘氏数落元元怎么调⽪捣蛋了。她想来想去,不敢拿主张,回去跟婆婆李氏透了点口风。李氏不含糊,立刻来二房把⾼静媛接走了。

 “嫂子,这两天我亲自照看元元,等老九媳妇好了点,再送来。”

 ⾼老太本来不愿,可李氏人是笑着,眼睛却看着莺姐儿。

 “唉,也好,这两天的确事多。元元,在三爷爷三家里不准淘气,知道吗?”

 ⾼静媛睁着漆黑的大眼,望望这个,望望那个——在她刚准备融⼊这个家庭的时候,就把打包送走了?好吧,也没什么大不了!脆生生的应了“哦。”

 没有什么东西好收拾的,不过拎个小包袱就跨出了大院。回头一看,⾼静媛总觉得背后有刘氏深深的笑容。其实刘氏真的多虑了,她会把集市那件事埋在心理,谁也不会说起。因为说了,有谁会信她!在这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小宝就是刘氏的护⾝符,别说只是玩笑恶作剧,就真的把她弄丢了、卖了,难道还能判刘氏个无期徒刑?

 没什么好说的,自己的命,自己稀罕。

 就这样,⾼静媛开始了在三房生活的⽇子。李氏没跟老爷子商量一下就决定,因为接侄孙女过来小住几⽇,有什么大不了的?小事而已。可不出三五天,就听说刘氏有了⾝子,害喜非常严重。这下可好,⾼静媛在三房的⽇子延长到七八个月…也许更久。

 …

 “少爷,您要找的两个人,有下落了。”

 “哦?快说!他们在哪里?”

 “是,那两个兄弟,兄长⾼勿饶八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弟弟⾼勿争,就住在落马坡不远的⾼家坡!”

 “⾼家坡?”傅胤之微微一皱眉,试图从尘封的记忆中找到一点印象,好容易想到了什么,立刻丢开手中的笔,站起⾝“走!”

 ⾝后轻飘飘落下一张纸,上面写満了人名“守礼…守拙…守诚…静娟…”

 都是⾼家第三代的子孙。

 当⾼头大马进⼊山明⽔秀的⾼家坡时,引起了不少轰动。小乡村,很少见到这么⽑⾊纯⽩的骏马,很多小孩子过来好奇的观看,连大人也不例外。

 “请问这里是⾼家坡吗?”

 “是啊,几位是哪里人,到⾼家坡做什么?”

 “我等是慕名而来,听说‘雾隐茶’乃是一位茶道精深的老师傅所制,特意前来拜访。”

 说起茶,十里八乡没有几个是不懂行的,听说也不惊讶,笑眯眯的指着⾼家二房“原来出找⾼二太爷的,喏,那边就是老爷子的住所!”

 还有热心纯朴的乡民领着他们去了,主动介绍“这里是慕名而来的外乡人,听说老爷子制茶功夫精湛,特意过来寻访⾼人的。”

 ⾼老太人逢喜事精神慡,小儿子成亲八年多来只有独子,终于又要开枝散叶了,乐得合不拢嘴“贵客请进!”

 傅胤之当先一步进去了,两个侍卫跟随。另外则有两三个侍卫,以“喂马”为名,留在外面。其中一个长相特别成的,名唤阿蒙,看到小丫头⾼静媛蹦蹦跳跳的⾝影,瞪得眼睛都圆了。  m.BaMXs.COM
上章 地主婆的发家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