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
下章
玄幻
重生
武侠
乡村
仙侠
热门
都市
总裁
言情
军事
灵异
网游
科幻
竞技
耽美
穿越
架空
名著
官场
短篇
第七百五十七章 蜜月开始
第七百五十七章藌月开始
天书崖的底部,被一片⾊彩丰富的比较低矮的山峦阻挡了视野,那是独⽔溪和洗脚溪的分⽔岭。
越往右手边看,分⽔岭就越⾼,最后和蜀山连成一体。
这一片山峦就更加漂亮了,大部分是绿⾊,然后⻩⾊,橙⾊,红⾊,还有小片的紫⾊点缀其间。那些都是红叶树种,还有李家沟盛产的三种花菊。
山脚下就是河⾕区,蜿蜒的洗脚溪就像一条翠⽟的带子,大自然是最巧手的裁
,在最⾼⽔位线和当前⽔线之间,为⽟带镶嵌上两条灰⽩的卵石花边。
⽟带由远而近,经过脚下的时候已经变得比较宽阔,⽟带中间有一个小小的⽩⾊瓜子,那是忘年号。
这里正面地势太陡,看不清脚底山脚的情形,脚底下只有从崖
里倔強横生出来的松柏和乌桕。
不过左侧的来路坡势相对绞缓,可以见到一层层的红叶,夹在常绿阔叶林间,一直铺到山脚溪边,如同一层厚厚的彩⾊中东地毯。
两人看得忘乎所以。
半晌之后,李君阁才说道:“哈,真是太神奇了,我在李家沟完全不知道家门口还有这样的景致,大脚板石下游,和我李家沟能见到的几条溪流,一年四季完全都是郁郁葱葱,全是绿⾊。没想到一山之隔,这⽟龙溪和洗脚溪的景致就完全不同。”
阿音说道:“⽟龙溪那里土壤肥厚,两岸都是竹林,跟这边的卵石河滩不一样。”
“小时候秋天在林场玩,倒是知道这边的山到了秋天会变红,远看不觉得有多美,现在这位置,远近杂陈,才知道原来这么漂亮!”
李君阁看了一下时间,说道:“上来花了近五个小时,下山得两个小时以上,我们最多再逗留三十分钟。”
阿音说道:“嗯,我去拍点照片,回去给爸妈他们看看。”
李君阁问道:“阿音,你累吗?”
阿音笑道:“还好啦,不过今年运动量的确不如往年了。”
李君阁说道:“要不以后你每天早上起来和我一起跑步?”
阿音想了下说道:“那还不如骑自行车,还可以顺便巡视一下。”
等到阿音换上全景镜头拍了几个洗脚溪的全景,两人这才开始下山。
等重新回到山脚下已经是快六点了,李君阁先将小鱼小虾收拾出来,码盐后淋上一点素油拌匀,然后放炭火上焙上。
今天阿音算是尽兴了,现在躺椅上,拿过笔记本往里边倒单反照片。
长途跋涉后,⼲的怕是吃不下去了,李君阁于是熬了一锅绿⾖稀饭。
然后炒了一个藠头炒酸菜,去鱼篓里边取了两条⽔藌子出来做⼲烧。
⽔藌子和长江著名河鲜鲥鱼的做法,还有泰国吉罗鱼的做法其实非常类似,带鳞甲烹饪,烹好之后鳞甲又粘又糯,不是一般⽔产能有的风味。
⽔藌子圆滚滚的,样子也和一般鱼类扁扁的流线型不同。
⽔藌子做菜还有个特点,就是必须先油炸。
将两条⽔藌子炸了,李君阁又取来上午采到的
枞切成细丁,取来一些五花⾁剁碎成末,和姜蒜芽菜末酱油一起炒成
枞臊子。
然后锅里留底油,下⽔藌子,加酱油,糖,⽔调味,在将炒好的
枞臊子浇上去盖住,轻轻拿筷子翻动,等到油亮汁收,⼲烧⽔藌子便做好了。
喂过⽩大它们,李君阁和阿音开始吃饭。
好菜不能多吃,因此晚饭的主菜就一人一条二两的鱼。
不过味道是真绝了,鱼⽪焦酥,鱼鳞糍糯,鱼⾁嫰滑,三种完全不同的口感,在一条小鱼上表现出来,再融合鱼⾁五花⾁和芽菜菇蘑特有的香浓的滋味,当真不愧李家沟九月河鲜之首。
至于⼲焙小河虾小河鱼,两人几乎都没动筷。
吃过饭,李君阁继续炸菇蘑。
大脚菇和松茸是因为吃不了,通过油炸去除本⾝的活
,明天用来⼊菜。
至于
枞那是直接加工成
枞油,拌凉菜下面条那都是极品。
一天下来一⾝汗,收拾完手尾,两人去忘年号上澡洗换⾐服。
然后…天亮了。
远处⽩大的汪汪叫唤传来,醒唤了甜睡中的两人。
阿音搂着李君阁的脖子,拿鼻尖擦着他耳朵下面,低声呢喃道:“你这坏家伙,昨天爬山那么累,还要腾折人,害我现在都还软着…”
李君阁嘿嘿笑道:“人家法国海狸为了找老婆,横渡英吉利海峡去英国;洲非角马,在大迁徙中完成传宗接代,我们这才哪到哪儿?”
阿音气得捶了李君阁一拳:“你说的那是口牲!”
李君阁扶阿音起来:“那你今天就好好休息,一会儿吃过饭我去山里转转,你就在营地躺椅上看看书,睡觉睡。”
等到收拾停当,李君阁又开始每天的⽇常,收串钩,选鱼,丢鱼舱。
虾笼是不用再放了,就那三四斤小鱼都吃不完。
煎了俩面饼,夹上昨天⼲烧⽔藌子剩下的臊子,拍了个⻩瓜拌上,外加⼲焙小河虾,一顿早饭就算完事儿。
然后烧⽔泡茶,摆果盘,支伞,好一通忙活。
阿音盘着腿上网处理事务,都看不下去了:“二⽪你快去玩吧,你把我当小孩子呢,这些我自己来就行了。”
李君阁笑道:“那我去去就来,昨天那林子里有几棵⽑梨儿,我去采了就回来。中午回来给你做菇蘑烧
。”
⽩大还想跟,被李君阁制止了,只带上弓箭和大背篓,一个人往山里走去。
⽑梨儿就是野生猕猴桃,比核桃大不了多少,味道比果摊上的比起来酸得多,不过处理得好了,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李家沟人的做法一般是采下来和糠灰一起放进塑料桶里,封上半个月软
之后食用。
三棵⽑梨儿藤子就牵出了一小片,上面挂満了即将成
的⽑梨儿。
李君阁挑最
能直接吃的那些采了,剩下的准备每天来采一次,然后离开时再一锅端。
回来的路上见到昨天阿音和⽩大它们走过的痕迹还在,李君阁便顺着痕迹进到一片原生林里。
五通拳识之下,似乎察迹寻踪的本事也大涨了。
几棵老枳树下边,长着一些颜⾊鲜
的菇蘑。
这东西李家沟很少见,菌杆比较耝壮,成红粉⾊,菌伞是半球型,中间有个小凹坑,呈
红⾊。
红菇,绝对的好东西,不知道阿音为什么会放过它们。
周围还零星分布着一些,有大有小。这就是菇窝。
茶油红菇乌
汤,李家沟女人坐月子的神品,不过这东西实在是太难找,良子婶,杜姐,都没有这个口福。
李君阁将长大的红菇都摘下来,大致有七八朵,剩下的留着晚上再来一趟。
想了想,⼲脆拿出⽔壶,兑了些空间⽔进去,灌嘴里将周围地面都噴了一遍。
回到山脚,将⽑梨儿放在阿音⾝边的果盘里,对阿音说道:“这东西你怎么不摘回来?”
阿音一看说道:“这个我不认识,红
的,不敢
摘。”
李君阁笑道:“这个可是好东西,叫红菇,菇本⾝不太好吃,但是吊出来的汤鲜美无比。”
说完还对阿音认真地说道:“除了养⾎补虚,还治
酸腿痛,昨晚…”
然后被阿音一个⽑梨儿打跑了,转了一圈又折回来,嚷嚷着⽑梨儿可不能浪费了。
红菇这东西不能中午就吃,跟香菇一样,鲜吃就瞎了,得制成⼲品后再⼊菜。
比起鲜菇蘑,⼲菇蘑中的物质更易⽔解成鸟苷酸,而鸟苷酸就是菇蘑鲜味的主要来源,纯鸟苷酸,鲜度是味精的几十倍,这就是⼲品菇蘑吊汤味道更香浓原因。
将红菇撕开放炭火边烘上,李君阁开始做饭。
将那天⿇头抓来的野
切块过油翻炒,然后下酱油八角香料,丢块冰糖,加⽔咕噜起来,再下昨晚炸过一遍的大脚菇,盖上盖子去蒸饭。
昨天的鱼窝子也不知道进鱼没进鱼,李君阁搬出老安德烈送他的渔具,往进⽔口湾子外缘的窝子处打下四
远投竿。
远投还带浮漂,不过这漂底部是一个小金属圈,可以在鱼线上自由滑动。
鱼线上有一颗小小的硅胶太空⾖,可以直接过竿上的瓷圈,不影响收线,但是又可以把浮漂定在线上。
这方法叫带漂远投法。
打好竿子,李君阁将躺椅摆到海竿旁边,然后将阿音连人带笔记本抱过去放下,然后又并排摆了一张躺椅,将小桌子搬了过去,自己也躺到了躺椅上。
阿音就笑道:“这才三天,就感觉自己都懒得不行了。几天里我就洗了几个碗。”
李君阁笑道:“本来就是出来玩的,何况你还处理公务呢,你是在检查坛论?”
阿音说道:“没有,我在给爸妈发照片,还有我们的饭菜,让他们放心。”
李君阁摸出机手看微信,里边有个家庭群,果然老妈在里边絮叨,直到阿音将营地环境,麂子,野
野兔,各种河鲜照片发上去后,话才少了,风景图片只说了一句简单的好,剩下就是让两人爬山的时候要小心。
懒得发言,李君阁又开始浏览李家沟村民群,看大家的聊天记录。
用李君阁的话说,这叫时刻掌握思想动态。
最近李家沟的新鲜事情很多,什么拜风猪真拜风了啊,龙首桥捞出石板了啊,蛤蟆仙老团鱼不喜
动了啊,哪位钓友上大鱼了啊之类。
本书来自 m.BAmxS.Com
上章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