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 下章
第四百三十一章 《悯农》
 

 第四百三十一章《悯农》

 二人组对礌子好极了,让两人一人拿一块宽竹片铲⻩泥,一手拿着小竹刀修补齿牙。 。 。

 诸事做完,让大家合力将东西搬到一边,又开始打扫风簸。

 搬礌子的时候,粽粑跟芋头惊着了:“哇!这东西还这么沉!”

 笑道:“这时候觉得沉?等推礌子的时候你们才知道什么叫沉!”

 风簸是一件自动化程度较⾼的农具,主要功用是吹⾕,吹米。

 通体木造,一人⾼,一两米长,六七十公分宽。

 边是一个进料的大斗口,口敞颈细,一端是‮圆浑‬的腹腔,內置摇扇,另一端腹下设有几个错开位置的向下出口,有多有少,全看木匠的心思。

 它的四肢向下矗立着,目的是为了使它站立得稳如泰山。

 摇扇是用生铁做轴,带六片或八片的木质扇片,外面有个摇把。使用时手摇摇把,‮动搅‬摇扇产生风力。

 李君阁家的风簸也有年头了,刷⼲净后,四个握把都包浆了。

 给摇把铁轴那里了油,搬到了一边,粽粑芋头俩小子开始觉得累了,对说道:“,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完了?”

 看着重新腾空的敞坝,笑道:“早着呢!接下来还要浆敞坝!”

 二人组手扶脑门:“这准备工作也太多了…”

 李君阁笑道:“精耕细作,颗粒归仓。敞坝用过了一年后,会出现一些隙,要用泥浆将这些隙填,免得⾕粒掉进去。你们这态度不行啊,来教你们一首诗,跟我背,锄禾⽇当午…”

 于是俩傻小子又被李君阁忽悠着背了一首《悯农》当休息了。

 一首《悯农》连讲解带背完,俩小子被洗脑了,又跟打了⾎一样跟着李君阁浆敞坝。

 浆完敞坝,还要准备草帽,⿇袋,扁担,箩蔸,耙子,板车…等诸多工具。

 还要给五人组准备⾐,他们那⾝行头肯定没法下田。

 诸事齐备,李君阁将磨刀石凳子搬出来,开始打磨镰刀。

 去准备草药,明天还要熬凉茶。

 一番工序下来,俩小子都直不起来了:“哎哟喂!这还没开始呢!要累死人了!”

 这时⽩婶带着俩妹崽也过来了,粽粑跟芋头⽩眼直翻:“真是来得巧啊,我们活刚⼲完你们来了!”

 将晚饭端了出来,大家准备吃晚饭。

 阿音带着娃子们回来了,娃子们一看见五人组⾼兴得不得了:“粽粑哥哥!芋头哥哥!吃过饭我们去游泳吧,⽔游乐心可好玩了!”

 粽粑跟芋头苦笑:“不行了,我们都要累坏了,明天吧,明天我们再去游泳!”

 李君阁哈哈大笑:“放心!明天更累!”

 将娃子们赶开,招呼五人组过来,怎么用镰刀还得教一教,被这玩意儿割到那可不是好玩的。

 其实也一句话,刀口保持⽔平,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镰刀刀把和刀刃有一个特殊的角度,要让刀刃保持⽔平,刀把要保持一个角度,新手没有形成肢体记忆前,用着用着会使偏。

 五人组练习了一阵,李君阁在旁边随时指点纠正,搞定一切之后,大家才开始洗手吃饭。

 吃过晚饭,五人组还是被娃子们着去⽔游乐场了,李君阁拎起一篮子荔枝,和阿音一起去见妮妈妈。

 来到梯田下面的大工棚里,妮妈妈和苗寨下来的十人小组正在农资公司技术人员的指点下悉小农机。

 这套收割机和普通的还不一样,是吴志秋跟大伯,李家沟和苗寨一些老庄稼把式,以及农大的研究人员一起搞出来的。

 跟市面的不一样的是,这农机虽然是履带式,但下方还多出两个浮筒,可以在没有放⽔的稻田里作。

 因为是在山地使用,所以为了减小体积,功能尽量简单,仅仅用于收割。

 至于脫粒,碎稻杆,这些会在安放在卷扬机平台的其它农机来完成。

 不过这已经让妮妈妈她们惊喜万分了,这东西轻巧方便,两个人能抬动,效率也⾼,割稻子推着走是,不用弯

 看着卷扬机直通山顶的轨道,妮妈妈说道:“⽪娃,啥时候能够我们山也装这个不,加它,那更方便了。”

 李君阁看着卷扬机道说道:“这个还真有难度,不是说技术难度,而是苗寨梯田是多个山坡组成的,要安装这个的话,那每条山脊都得来一个,这成本可不小。”

 同行的一个老把式也对妮妈妈说道:“妮妮,你也别为难⽪娃了,光凭这割稻子的机器,加脫⾕的,碎草的,这算是帮了大忙了,搁去年想都不敢想哩!”

 李君阁笑道:“其实也不是不能搞,主要是投⼊和产出要成例,也是俗话说的要挣钱。其实可以先找一两处梯田面积较大的山坡搞起来,至于那些小的顾不了,要不还是手工,要不只能换成其它作物,不过单产乌金⾎米还精贵的作物,怕还真不好找…”

 苗寨其他人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开什么玩笑,乌金⾎米现在多精贵!尤其是今年⽪娃给的种,那产量可是往年提⾼了三成!亩产千斤挂零,加⽔底下的鱼,这是金饭盆!

 种这个!累点有啥,这么多年还不是这样过来的?

 妮妈妈其实也是随口提一嘴,心底下还是抱着显摆下女婿能耐的小心思,听李君阁正儿八经的解释,笑道:“也是,其实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李君阁笑道:“对了,育爷爷养的石亢,我也给找好销路了,一个星期两百头成蛙,都要半斤以的,育爷爷的蛙场能供得不?”

 妮妈妈大吃一惊:“一周两百头?一个月是小一千头,这是把爷爷的蛙场包圆了啊?”

 李君阁说道:“别啊,一周两百头是往外走的量,我们李家沟自己还要一些啊。”

 妮妈妈说道:“那是一年一万头还打不住了?那蛙场我们都没有过问过,是给你爷爷活动⾝体手脚用的,这得多少钱啊?”

 这个数字李君阁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只是呵呵笑:“嗯,丁教授打的包票是可以实现的。”

 妮妈妈⾼兴坏了:“哎哟,那真没耽误你爷爷这么精心伺候那些石亢,老人家一晚要起来几次呢!连画眉斗都看顾得少了。”

 阿音说道:“阿妈,你们农机作学得咋样了?”

 妮妈妈说道:“差不多了,明天从山脚下找块地先练练手…”

 李君阁笑道:“那可别动揷着牌子那块啊,几个老外摩拳擦掌要手工收稻子呢!”

 妮妈妈笑坏了:“哎哟!这不是大老远跑来找罪受吗?咋想的?”

 李君阁笑道:“这叫生活体验,如果都学会了,那早些歇着吧,这篮子荔枝大家分着吃了,明天我们再开始大⼲。”

 …

 次⽇清晨,李君阁开猛禽,将五人组拉回来吃早饭,然后往车厢里边搬东西。

 娃子们‮奋兴‬地问道:“二⽪叔,你们要放⽔吗?我们可以去抓鱼不?”

 李君阁笑道:“美得你们,吃完饭都去祠堂读书!眼看着要开学了,作业都做完没?今年山的⽔都不放了,鱼要养到明年才能抓。”

 换了一⾝⼲农活的⾐服出来,俩妹崽没法看了。草帽再一扣,再漂亮的大丫头,都变成了两个乡土大妞。

 粽粑跟芋头还嫌热,不想换二布长子,还是穿着牛仔短

 李君阁谆谆教诲,那巴掌往自己‮腿大‬內侧部一拍,说道:“苞⾕戳脸,稻子戳舿!难道你们今晚想互相拿药⽔抹对方的这个部位?”

 粽粑跟芋头对望一眼,不由自主地一起打了一个寒战,掉头冲回屋里换子去了。

 换过子出来,粽粑跟芋头一前一后抬着风簸要走。

 笑得都不行了:“你们抬那玩意儿⼲啥?那东西是吹米用的!还有好几天才用得呢!”

 李君阁扛着绊桶,其余人收拾好其它的东西,大家一起往村头那边的梯田走。

 五人组在村里也算是小名人了,一路不少乡亲们跟他们打招呼。

 “哟!粽粑你们来了啊?哈哈哈怎么整这么一⾝?这是要去收稻子啊!”

 “还是⽩婶好啊!这是咋都晒不黑了!”

 “芋头!你⻳儿粪神投胎哇?去年粪坑里裹了一转,梯田的稻子收成硬是⾼出来三成!”

 “是是!今年大年十五再去滚一转哈…哈哈哈哈…”

 “哎哟,俩大妹崽也在!四祖宗咋想的?我李家沟的妹崽早不下田收稻子了…”

 都是乡里乡音,听着分外亲切,五人组里除了俩妹崽,其余三个还不大听得懂,知道呵呵傻乐。

 最怪的是游客,这五个老外啥情况?为啥老乡看到他们跟我们还悉?

 好心驱使,几个游客也跟着猛禽往村头走。

 来到村头,几人跳下车来,将东西取下车,看到试验田里沉甸甸的紫黑⾊稻穗,全都呼起来:“哇!好多好多!”

 李君阁手扶脑门:“看你们种的啥田?歪歪扭扭,这下真要被戳舿了…”

 妮妈妈她们也到了,坐的是吴志秋开来的⽪卡,将小农机都放到了卷扬机架子,然后两人抬着一个收割机各自找了一块田开工。
 m.BamXs.COM
上章 回到山沟去种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