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砺锋 (六 下)
第二章 砺锋 (六 下)
虽然能说一口地道的唐言,十三的心智却不太那么灵光。被王洵眉头没脑的问题问得楞了半晌,直到看见了

面打来老大一个拳头,才跳开在一旁,迟疑着道:“这,这做人唐的好处可就太多了。一时半会儿

本说不完。您要十三我从哪…”
“别啰嗦,捡你认为最紧要的说!”王洵皱着眉头瞪了对方一眼,不耐烦地打断。
“这个…”十三掰着手指头,呲牙咧嘴“第一,大唐这边比我们老家富庶得多,几乎稍稍弯一下

就能捡到成吊的铜钱!不瞒大人,十三现在一个月的军饷,在我们老家那能顶一个近卫中将。第二,大唐这边任何人只要有钱,都可以随便吃⾁,在十三老家那边,普通人只配吃菜团子和咸鱼⼲…。”
“叫你做做人唐的好处,你扯这些没用的东西⼲什么?”王洵被十三几辈子没吃过⾁一般的摸样被气得七窍生烟,抬腿给了对方一脚,大声打断。
“啊!”正在忆苦思甜的十三猝不及防,被踢了个趔趄,捂着庇股低声议抗“大人让我捡最紧要的说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不紧要么?在十三老家那边,平民百姓即便偷着吃,一旦被邻居揭发的话,也要…”
“信不信我一拳头捶死你?!”王洵挥了挥钵盂大的拳头,再度打断。
“看看,十三一说实话,您就不爱听。您又没说为什么问十三这些事情?十三怎么知道您需要知道些什么?”跟王洵处久了,十三早就摸清楚了自家将军的脾气。向后躲开数步,嘟嘟囔囔地抱怨。
对方是封常清赐下来的家将,大多时候,王洵还真拿此人没办法。狠狠瞪了对方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说道:“你自己没长着眼睛么?刚才你家主人我好心许诺让那些俘虏做人唐,他们居然老大不愿意。可我分明记得,封帅答应帮你⼊大唐籍贯那天,你喜

得恨不能翻一百个跟头!”
“那当然了!”十三耸耸肩膀,

本不以王洵的调笑为意“将军您有所不知。在十三老家那边,凡是跟大唐能搭上个边的,都会被⾼看一眼。不仅从大唐回去的遣唐使,能被封个老大的官职。连带着他们的仆从,也都跟着飞⻩腾达。如果已经⼊了唐籍并且有官职在⾝,就像十三现在这样,更是不得了。您甭看十三在您麾下只是个小小的旅率,回到老家去,便是天朝来的上差,能和左右大臣平起平坐。走到哪有人都争着巴结,看上谁家的女儿,只要勾勾手指,当晚就会被人送过来!”
“左右大臣?”王洵对⽇本国的官制不太了解,皱着眉头追问了一句。
“就是左右丞相,十三老家那边,官制都是从咱们大唐照抄的。只不过是改了个名,其他基本都跟咱们大唐一样!”侍卫旅率王十三脸上没有丝毫惭愧之⾊,很诚坦地承认。
“哦!”王洵总算明⽩一点儿。倭人十三为什么会为可以⼊大唐籍贯而奋兴得几

发狂,原来有切切实实的利益牵扯在里边,而不像自己,对大唐的归属感觉完全是与生俱来认同,很少牵扯到什么实际利益。可那些被俘虏的马贼为什么更愿意做王家的家奴,而不愿意归化大唐呢?难道做一个“铁锤王”门下的仆从,比成为人唐的利益更大,更实惠不成?
正百思不解间,又听十三小心翼翼地说道:“至于那些马贼的想法,恐怕十三多少能猜到些。将军如果不嫌十三啰嗦的话…。”
“你尽管说!”王洵诧异地看了十三一眼,笑着鼓励。
“如果十三说错了,您不能打十三!”十三先提了一个条件,然后飞快地逃开几步,见王洵没有追过来,才捂着庇股慢慢解释道:“其实,将军只是对西域这边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被人辜负了一番好心。十三听封节度说过,大食人为了将咱们大唐的痕迹彻底从西域抹除,可谓用尽了各种手段。特别是当年咱安西军失利后,大食人更是肆无忌惮。”
他一口一个咱们大唐,说得极其顺溜,仿佛早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份,或者巴不得别人也一样忘记“十三听封节度说,当年药刹⽔沿岸各地,凡是与咱安西军有瓜葛的员官百姓,无论⾼低贵

,除了少数见机极快者之外,其余全都被贬成了奴隶。人唐两个字,眼下在河中这一带,就是可以随便掠夺的肥羊。贪官污吏,地痞流氓,谁见了谁上前抢一把。当地官府对此非但不管,并且暗中支持鼓励类似的行为。这样一来,哪个还有胆子再做人唐?反倒是做了您老的家奴更全安些,即便⽇后他们又成了别人的俘虏,念在是同族的份上,也不会被过分苛待!”
“居然是这样!他们,他们真,真够…。。”王洵这回彻底被震惊了,手掌按住刀柄,五

手指曲曲伸伸。大唐与大食对于西域的争夺已经持续了近百年,然而大唐朝廷只追求名义上的服征和军事上的威慑,从来也没像大食人这般,把诸多手段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的地步。
他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封常清苦心孤诣地,试图打造一条完美的防线,将大食人彻底隔绝在葱岭以西了。那不仅仅涉及到安西军的荣辱,也不仅仅涉及到几名边将的功名富贵。而是与整个陇右道,近百万户人唐生死攸关。如果被大食人突破进来,凭着其无所不至的同化手段。用不了太长时间,从⽟门关往西的汉家百姓,就不得不披发左衽了。
“不仅如此!”跟在二人⾝后听了一小会儿,新任侍卫万俟⽟薤也低声揷了一句“即便是大唐的商贩往河中出售货物,如果没有一个信天方教的地商做保人的话,也要多

三倍的税。虽然那些地方贵胄,一天也离不开咱们大唐的东西!万俟给人当家将这两年,亲耳听说几家商贩,为了少

些商税,偷偷派自家子侄到河中去,改了大食姓名做地商!”
“该死!”王洵低声怒骂,不知道是骂大食人,还是骂那些为了些许利益连祖宗都肯出卖的商贩们。
万俟⽟薤笑了笑,低声道:“大人别瞧不起那些商贩。毕竟他们还是为了些蝇头小利。可眼下咱们大唐,却有很多人,宁可不要任何好处,也上赶着把祖宗卖给外人。”
“是谁?”王洵敏感地侧过头,看着万俟⽟薤的眼睛追问。
“大人还需要问我么?当年在长安,您又不是没见到过?”万俟⽟薤咧了下嘴,低声反问。
明知道属下说的是句牢

话,王洵却无言以对。当今皇上偏爱异族,认为他们比自家子民更淳朴。前宰相李林甫投其所好,提拔了大量的异族将领。哥舒翰、安禄山、⾼仙芝,这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之所以得到重用,哪个不是沾了⾎统的光?你堂堂一个天国上朝,将异族的利益凌驾于本国百姓之上。而本国百姓在外又屡屡受人欺凌却无处伸冤,久而久之,岂能不对自己的故国失望?
想到这儿,非但那些俘虏不愿意做人唐的举动可以理解。即便是小贩们改了自家子侄的名字冒充大食人的行为,在王洵心里也不是罪无可恕了。他自问没有能力改变朝廷的政令,然而于自家所掌控的一亩三分地当中,却绝对不肯任由类似的情况发生。又斟酌了片刻,低声道:“今天的话,你们两个就不要再对别人说了。王某麾下也有很多兄弟来自异族,话被传歪了,难免会引起误解,于军心不利。但王某可以保证,在咱们这里,对所有人都一碗⽔端平。功名富贵各自凭本事争,谁也别凭着⾎统占便宜。在⽩马堡中,赵将军曾经说过一句话,王某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是一段很浅淡的记忆,如果不是今天受到了外物刺

,王洵也许永远不会主动想起来。他记得,那是在一个秋⽇的早上,刚成为军人没几天的他和一伙长安贵胄站在一起,彼此套着近乎,显摆着祖上曾经的荣耀。而


教头赵怀旭恰巧从旁边经过,撇了撇嘴,很不屑地说道:“我记得挑口牲一定要挑名⾎名种,这货体格強,骑在舿下时对主人的意图领悟得快。至于人,总得跟口牲有点儿差别!”
当时的王洵心里不无恼怒。如今,对赵怀旭的教诲,却只有感

。凭祖上余荫,这辈子他都甭指望赶上秦家哥俩。凭⾎统,他亦永远比不上安禄山、哥舒翰。但是…。再度看了看正眼巴巴等着下文的十三和万俟⽟薤,他笑了笑,年青的脸上充満了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他说,人不是口牲,不需要名⾎名种!"
酒徒注:准备⼊v了。⼊v后会尽量加快更新速度。最近遇到些⿇烦事情,所以拖沓了些。抱歉。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