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揷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宮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则明愈小。数至八层,才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舍,倏忽如拳如⾖,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一。 题记:蒲松龄写过一首描写海市的诗,而这篇小品写的却是山市。山市恰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本是由山中特定的气候、风云、光线造成的自然幻景,奇妙多变,气象万千。 在这篇小品里,作者以腾挪自如、连续快捷的笔法勾勒出多幅不同境界的图景,忽而孤塔⾼耸,直冲霄汉;忽而城郭连亘,市集喧闹;忽而⾼楼窗明,灯光灿烂;使得山市变幻的景观令人⽇不暇接。同时,景观的迅速变幻与人一物的惊喜
相映衬,显示了山市奇景的強烈审美效果,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 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演所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援例补为岁贡生。除三十一岁时在宝应、⾼邮作幕客外,都在家乡为塾师。能诗文,善作俚曲,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传世。此外,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运用唐传奇小说的文言体写成的文言短篇小说,构思奇妙,语言生动。其中的小品,描写精细委曲,文气简练隽永,颇得竟陵派神韵。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