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添为食
我们每天吃什么?
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食品的颜⾊、味道、存放时间直接影响食

。食品的花样翻新越来越快,生产工艺也⽇渐繁琐,以満⾜人们对风味、⾊泽和口感的要求。同时,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工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合理改善,产量、保质期大为增加和延长。这一切,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食品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常见食品添加剂有着⾊剂,发⾊剂,调味剂,疏松剂,防腐剂等。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1。改善食品⾊、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2。保持和提⾼食品的营养价值。3。有利于食品保蔵和运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4。增加食品的花⾊品种。5。有利于食品加工

作。6。満⾜不同人群的需要。因此,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提⾼了生活品质。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素的记载,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栀子染⾊的记载,大家

悉的用盐卤、石膏凝固⾖浆的方法,在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记载。改⾰开放后,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得以迅猛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渗透到粮油、⾁类、果蔬等各个加工领域。
近年来,一些与非法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全安事件不断曝光,如“瘦⾁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让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恐慌,进而以为食品全安事件都由食品添加剂引起——食品添加剂都是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部分厂家也趁机标榜自己的加工产品“纯天然”、“绝不含任何添加剂”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有作者称曾经在国中引起较大影响的苏丹红事件是:苏丹红,红了食品,害了人命。
着⾊剂、发⾊剂——可使食品⾊泽更

人。在食品中加⼊着⾊剂(⾊素),可使食品显现一定的颜⾊。人工食用⾊素成本低廉、着⾊力強、不易分解,但大多无营养价值。在规定的范围內使用着⾊剂,一般认为对人体健康无害,超量使用是有害的。
红心

蛋:就是在

蛋饲料中加⼊超量人工⾊素佳丽素红。

吃后三天就能产下红心蛋,这种

蛋不易煮

。佳丽素红一般使用在颜料生产工艺中,在禽饲料中严格限制添加。在禽蛋中沉积的佳丽素红对人体造成危害。轻者危害胃、肠道,引起胃炎、胃溃疡;重者则引起严重贫⾎、⽩⾎病、骨髓病变。如果长期食用人工⾊素添加剂的食品,会导致基因改变。
化学海带:正常海带的颜⾊应该是暗绿或墨绿⾊,商家为了让海带碧绿鲜嫰,用一种“碱

品绿”化工⾊素进行泡制;为不褪⾊,还加⼊一种:“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化学稳定剂,起到稳定作用。这两种化工原料不是食用⾊素,不准用于食品添加。
发⾊剂:有亚硝酸盐与硝酸类。本⾝不是⾊素,使用后可以使食品呈现一定的颜⾊。我们食用的火腿的配料中有亚硝酸钠,亚硝酸

离子进⼊⾁类,生成少量很不稳定的亚硝酸,亚硝酸分解生成的NO很快和肌红蛋⽩(Mb)反应生成亮红⾊的亚硝基肌红蛋⽩。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在⾁类腌制过程中要控制用量。
市场上很多染⾊虾仁大都⻩里透红,是用⻩光红⾊粉末“整容”过的产品,染⾊后在三个月之內颜⾊不会褪⾊。这种红的粉末学名叫“亮蔵花精”俗称“酸

大红73”是一种化学染料,溶于⽔呈红⾊,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这种染料昅附

強,⾊泽牢靠,是含苯环的偶氮化合物,有強致癌

。
调味剂—使食品口味更鲜美
厨师在烧菜时,总喜

在加了酒以后,再加些醋,于是菜就变得香。酒(乙醇)与醋(醋酸)在一起加热,就会发生脂化反应,生成香料——乙酸乙酯,因此菜就有股香味。
味精中含有L—⾕氨酸钠,它是一种⽩⾊晶体,易溶于⽔,有特殊香味,L—⾕氨酸钠在100°C下加热3h,分解率仅为0。3 %,而在较⾼温度(超过120°C)下长时间加热就会分解生成有毒的焦⾕氨酸钠。因此在烹调时,加⼊味精后不宜长时间加热。
疏松剂—使食品松软和酥脆
在

制面团时,加⼊了发酵粉。加热时,发酵粉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內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面团变得疏松。常用的疏松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复合疏松剂(如:发酵粉)
防腐剂—使食品保存更长久
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山梨酸是一种不

和脂肪酸,其分子中的碳约85 %以CO2的形式在呼气中排出,说明进⼊人体的山梨酸参与正常的脂肪酸代谢,几乎没有毒

。
在人体內的代谢机理:苯甲酸被人体昅收后,大部分在9-15h之间代谢掉,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化合形成葡萄糖苷酸而解毒,并全部进⼊肾脏,最后从尿排出。
苯甲酸类防腐剂是以其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的,未离解的苯甲酸脂溶

強,易通过细胞膜,进⼊细胞內,⼲扰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

,阻碍细胞膜对氨基酸的昅收,进⼊细胞內的苯甲酸分子,酸化细胞內的储碱,抑制微生物细胞內的呼昅酶系的活

,从而起到防腐作用。
作为医生,经常面对广大糖尿病患者,经常听到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讲自己吃的是无糖食品。许多厂家将此作为卖点,误导患者。那么,无糖食品是什么?真的无糖吗?
无糖食品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糖的甜味剂品种。应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

据家国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

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于0。5克。
诚然,无糖食品有其优点:低热量、升⾎糖慢。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只要有糊精或来自大米⽩面的精制淀粉,就会有热量,会升⾼⾎糖。
2。没有加⼊蔗糖,并不等于某种食品对人有好处。⾼效甜味剂既不升⾼⾎糖也不变成热量,具有刺

食

、促进肥胖的作用。它们本⾝没有营养价值,应用于食品当中,甚至可能带来额外的⿇烦。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能引起多达80多种的不良反应。
3。糖醇类:大部分糖醇在过量摄⼊后可能引起腹泻。少数糖醇腹泻效应小,但昅收后从尿中排怈会加重肾脏负担。
自2009年至2013年“世界糖尿病⽇”将一直沿用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这一主题维持5年不变,旨在強化人们对糖尿病的防治和控制的意识,也提醒人们要提⾼对食品全安的认识。
家国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适用于所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者。卫生部还于2010年4月22⽇发布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明确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概念及管理办法。
我们提倡绿⾊食品,即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食品标志的营养类食品。但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常生活之中,不需要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很少。按照家国标准正确、合理、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