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袁绍死,吕布谋青州
话说,仓亭之战,袁绍大败后,担心曹

和吕布犯侵青州,于是急令辛评,郭图随袁谭前往提备,同时让袁熙仍回幽州整军备战,而袁绍自己则带着袁尚等人回冀州养病,令袁尚,逢纪掌管军事,审配掌管政事。
半月之后,当曹

探听到袁绍卧

不起,冀州慌

不稳时,又急急亲率大军杀往冀州。
袁尚闻听曹兵将至,不忧反喜,因为袁尚自从斩了曹洪部将史涣后,就自负其勇,加之袁绍将死,他希望多立战功,为夺得袁绍大位做准备。
于是乎,袁尚不顾逢纪,审配劝阻,执意领兵两万出黎

,

战曹军先锋队部。
此次的曹军先锋乃是啖睛猛将夏侯惇,他

如烈火,最喜与人阵前斗将,乃是标准的武痴。
两军相

,夏侯惇当先出马,袁尚


来战,不三合,袁尚招架不住,大败而走。
夏侯惇趁势掩杀,袁尚大败,心中惶恐不安,六神无主之下,急急引军奔回冀州。
袁绍问听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数升,昏倒在地,其

刘氏慌忙请来医者治疗,医者查后告知,袁绍旦夕将死,刘氏急请逢纪,审配直至袁绍榻前,商议后事。
袁绍只剩移动手指的气力,口不能言,只听刘氏


怪气地问道:"尚可继后嗣否?"
袁绍惨叫几声,难发言语,声音犹如恶鬼在叫,最后只是忍痛点头,逢纪便就榻前写了遗嘱,袁绍翻⾝大叫一声,又吐⾎升余而死。
袁绍既死,逢纪,审配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三州牧,在遣使报丧的同时,急传报青,幽两州,命其两位兄长袁谭,袁熙赶来冀州

战曹

。
袁谭在青州得知其⽗已死,脸上全无悲伤之⾊,反而带着浓烈的怨恨,找来郭图,辛评两人商议道:"我⽗生平独宠三弟,今果然废长立幼,实在可气!"
郭图在旁,双目发着

光,声音冰冷地道:"主公已死,那逢纪,审配在冀州大权在握,必立袁尚为主,当速往冀州。"
辛评神⾊凝重,又在旁附议道:"逢纪,审配二人

险奷诈,必会设下机谋,今若轻率前往,必遭大祸。"
袁谭听罢,神⾊亦不觉黑沉几分,连忙问道:"那时下我该如何应对?"
郭图略一沉思,答道:"将军可屯兵城外,观其动静,某当亲⼊邺城查探情势若何。"
袁谭依言,遂派郭图⼊冀州,去见袁尚,袁尚见大哥未至,脸露不悦的问道:"为何不见兄长赶至?"
郭图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显思因闻听主公噩耗,悲伤过度,抱病在军中,因而不能相见。"
袁尚眉头一皱,在心中默默腹诽道:"只怕是兄长不愿遵从⽗亲遗命,又怕我在冀州害他,故而不见。"
不过袁尚很快就回过神来,堆起一张笑脸道:"我受⽗亲遗命,接掌大位,请先生转告兄长:现加封兄长为车骑将军,眼下曹军庒境,请兄长为前部,我随后便调兵接应,大敌当前,望兄长当且节哀,兄弟携手,一同击退曹贼!"
郭图心下冷笑,袁尚在他面前还有失老成,其心中所想,郭图一看其神⾊变化便知。
随即,郭图谦卑执礼道:"自然如此,不过军中无人商议良策,卑下才疏学浅,还望能得逢元图,审正南二人辅助。"
袁尚一听当即脸⾊大变,逢纪,审配乃是他的左膀右臂,万万不能缺失,因而立即头摇答道:"我也要仰仗此二人早晚出谋划策,如何离得?!"
郭图步步紧

,又道:"那于二人內派遣一人,如何?"
袁尚不得已,时下又不敢与其兄长识破脸⽪,唯有令逢纪,审配二人拈阄,拈着者便去。
逢纪拈着,袁尚即命逢纪带着印绶,同郭图赴袁谭军中,逢纪心知此行只怕凶多吉少,但时下袁尚毕竟是主,主命不可违,审配只好勉为其难遵从。
到了袁谭军中,谁知那袁谭没病,竟然生龙活虎的来

逢纪,逢纪心中不安,献上印绶,袁谭接过印绶一看,暴跳如雷,狠狠地将印绶砸在地上,更

斩逢纪。
郭图连忙阻止,在旁边低声说道:"现今,曹军庒境,且留逢元图于此,以安尚心,待破曹之后,再来争冀州也不迟。"
袁谭听罢,怒气渐消,遂暂时放过了逢纪,同时命全军拔寨起行,赶至黎

,与曹军相对。
袁谭遣大将汪昭出战,曹

遣大将夏侯惇

敌,二将战不数合,夏侯惇一刀将汪昭劈落马下,曹军趁势掩杀,袁谭军大败。
袁谭收败军⼊黎

,遣人求救于袁尚,袁尚与审配商议,审配相劝,

亡齿寒,但如今兵士不多,倘若兵败,大势尽失,因而只发兵三千前去救援即可,袁尚从其言。
曹军斥侯探知袁尚援军赶来,又知仅有三千兵力,曹

便推断出,定是这两兄弟各怀鬼胎,一番思量之后,曹

派乐进,李典引兵于半路伏杀。
不久,袁谭知晓袁尚竟然只派了三千兵马来救,又被半路坑杀,顿时大怒,乃唤逢纪责骂,逢纪担心被袁谭怒杀,连忙说道:"容某作书致主公,求其亲自来救。"
袁谭即令逢纪作书,遣人到袁尚处求救,袁尚与审配商议,审配再劝袁尚发重兵去救。
只是,此时的袁尚已经对袁谭有了防备,只听其冷然道:"我兄不愿遵从⽗亲遗命,

要夺我大位,且又有郭图,辛评两人辅佐,倘若破曹,其必来争夺冀州,还不如不发救兵,借曹

之力除之!"
审配闻言脸⾊大变,急急劝谏道:"万万不可,曹

势大,主公三兄弟联手,尚且不知能否自保,倘若兄弟再相争,那先主家业必不保矣!"
"放肆!兄长不遵⽗命,

要強夺大位,是他不仁在先,岂能怪我不义!"
袁尚一声怒喝,执意如此,审配多劝无用,被袁尚喝退而去,袁尚不肯发兵,使者回报,袁谭大怒

斩逢纪,结果逢纪提前听到了风声,连夜逃走,往曹营奔去。
逢纪此人谋略不低,但心狠手辣,曹

并不喜他,不过暂且收之,封逢纪为中郞将,逢纪见自己的待遇不如许攸,心中颇为不忿,但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逢纪也只好強忍着,故作大喜道谢。
袁谭见袁尚不出兵相救,心中气愤无比,竟与郭图,辛评等人商议,

要降曹,还好袁尚在袁谭军中安有细作,细作密报袁尚,袁尚大惊,急急招来审配商议。
审配肃然道:"若袁谭降曹,两方合力来攻,冀州必将不保!"
袁尚也知事态严重,哪里还敢再有歹心,连忙留审配和大将苏由固守冀州,而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到黎

救袁谭。
袁谭闻听袁尚亲自率军赶来,心下大喜,遂罢了降曹之议,两军相会,袁谭屯兵于城中,袁尚屯兵于城外,为掎角之势。
数⽇后,袁熙,⾼⼲皆引军由幽州赶至黎

,两人各引一军屯扎在城外,每⽇出兵与曹军

锋。
袁尚本就势弱,又岂是曹

这枭雄的对手,屡屡战败,损兵折将。
话说,吕布带着沮授,张颌,⾼览,关平,周仓等人,自离开官渡后,就一直昼伏夜出,急行赶路,终于在用了近一月的时间后,赶回了徐州。
下邳城內,陈宮,徐庶,贾诩,鲁肃,⾼顺等人闻斥侯来报,早已等待许久,见吕布骑着⾚兔马,风尘仆仆赶回,几人连忙相

而去。
吕布一勒⾚兔马,翻⾝跳下,沮授,文丑,张颌,⾼览等人紧随其后,亦纷纷下马,众人一番寒暄之后,吕布领众人到下邳将军府议事。
半个时辰后,将军府大厅,吕布端坐首位,各文武皆是⼊席,吕布先对留守徐州和淮南众人一一封赏。
其后,按照新军制,文丑,张颌,⾼览位列将军军职,军衔为少将,可独领一军,沮授为军师将军,常伴吕布左右,负责为吕布出谋划策,周仓,关平为校尉军职,军衔为中校,暂留在吕布的近卫军当中。
如今徐州北部已经到手,而曹

与袁绍三子

锋于黎

,特别是袁谭带离了大半留守青州之军,这为吕布谋夺青州创造了最佳时机。
至于出征青州后,徐州,淮南的政务之事,吕布皆

予陈宮,马良,鲁肃等人处理,其中文官的任命大权,吕布几乎全部赋予给了陈宮。
对于吕布这等安排,旧一派文武见怪不怪,而沮授,文丑,张颌,⾼览等人皆脸⾊古怪,吕布此举可谓是胆大至极,陈宮手握重权,加之吕布时常外出,倘若陈宮造反,不出一月,徐州,淮南皆⼊其手中。
见沮授等人疑惑,吕布解释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各有所长,布擅长行军作战,而不善內政管理,若是布对內政之事,多加管制,陈宮他们难以发挥,处处提防,岂能人尽其才?!"
"陈宮跟随布多年,一起荣耀过,也一起失败过,在布最困难的时刻,是陈宮,张辽,⾼顺等人的不离不弃,布才能坚持到现在,否则早成了曹

刀下之鬼!"
"陈宮通晓政事,为人忠诚刚正,凡是依法而行,由他和马良,鲁肃等人主理两地政务,布放心!"
吕布一言道出,陈宮,张辽,⾼顺等人直接拜伏于地,而沮授,张颌等人皆是心中钦佩不已。
封赏,內政之事一一落定,吕布开始军事的布置,只见徐庶踏步而出,执礼凝声道:"禀主公,粮草皆已于徐州北部集聚完毕,各部兵马亦在往徐州北部进发,无需十⽇,战备之需皆可备全。"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