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战的幕
三月五⽇,京师。(最快更新)
上午十时,欧

朔在御书房,召见刚从欧洲回来的帝尘。
此番欧洲之行,帝尘一边权当散心,一边协助帝国,跟欧洲六大王朝建立起脆弱的对话机制,总算打破彼此的隔阂。
回应最积极的,却是此前跟大夏基本没什么

集的⽇耳曼王朝。
欧

朔当然明⽩其中缘由,随着北美大战开启,⽩银之手跟湛蓝徽章正式撕破脸,⽩银之手阵营五大王朝,围剿⽇耳曼王朝的形势,已经渐渐明朗。
这一场决定欧洲命运的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
处于劣势的⽇耳曼王朝,自然希望寻求新的盟友,放眼全球,有能力介⼊欧洲场战的,唯有大夏。
面对⽇耳曼王朝的诉求,欧

朔却不置可否。
在湛蓝徽章开出⾜够的价码之前,欧

朔是无异介⼊欧洲场战的。
“收拾一下,去造访一下枫叶王朝跟玛雅王朝。”欧

朔道。
帝尘不解“枫叶王朝?”
枫叶王朝面临道森王朝⼊侵,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此时造访枫叶王朝,意义何在?难不成,还要派兵援助枫叶王朝不成。
“不错。告诉枫叶王朝,只要他们出的起价格,燧发

跟最新火炮,大夏都可出售,而且数量管够。(最快更新)”欧

朔悠悠说道。
随着热武器在战争中逐渐成为主角,王朝之工业基础,往往成了场战角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毕竟燧发

跟火炮,包括弹药,都是消耗品。
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很难在短时间內,制造出⾜够数量的

支弹药。枫叶王朝人口太少,在这方面,显然比不过道森王朝。
场战一旦进⼊僵持阶段,枫叶王朝很可能就会因后继乏力,而抵挡不住。
但大夏不同。
作为全球最早一批开启工业化的王朝,兼且地大物博,人才储备雄厚,燧发

跟火炮已经实现流⽔化生产。
在満⾜自⾝需求的基础上,大夏还有余力对外出售

支弹药。
反过来,对外出售热武器,在大发战争财的同时,又能促进申城、镇海城等新一批城池的工业化,形成一个良

循环。
等于是说,大夏在用别人的钱,发展自⾝的城池,一举两得。
这样的情景,倒跟二战时的国美有点像,因着本土远离主场战,国內开⾜马力,加大对军工产业的投⼊,成了欧洲诸国最大的债主。
战后,国美也成了工业化最发达的家国。(最快更新)
眼下之大夏,本土安宁,周围又无大敌,跟历史上的国美何其相似。
这一次,欧

朔要做世界大战背后的大赢家。
除了大战略上的考量,对枫叶王朝跟玛雅王朝出售热武器,让道森王朝陷在北美场战,也符合大夏的利益,有利于大夏在全球的布局。
帝尘听完,沉默许久。
他这才知道,在战略眼光上,两人有多大差距。
有些人,是天生的领袖人物,目光⾼远,不是说出⾝世家,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就一定能站上巅峰。
精英教育,也只是给了一个相对更⾼的起点,而非终点。
此时的欧

朔,却已站上终点,再往后俯瞰,无论是世家精英,还是平民豪杰,对欧

朔而言,其实都已没有差别。
“陛下放心,我明⽇就启程,尽早促成此事。”
帝尘彻底收起跟欧

朔比肩的心思,开始脚踏实地地为帝国服务。
欧

朔就是一笑。
…
北美硝烟弥漫,欧洲风云变幻,亚洲陆大倒也非风平浪静。
天竺区。
年前,阿育王朝因着在吐蕃场战损兵折将,面对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的联手进攻,被打的节节败退。
⼊冬之后,战事暂时停歇,让阿育王朝获得难得的

息之机。
开舂之后,天竺內战再起。
这一次,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都使上全力,务必要一战而定,彻底攻灭阿育王朝,重新划分天竺势力格局。
唯一对阿育王朝有利的是,以王城德里为中心,向周围辐

的恒河平原,是天竺最富饶的土地,也是恒河文明的发祥地。
占有地利之便的阿育王朝,人口密度大,粮草充⾜。
这是阿育王朝能对抗两大王朝的最大底牌。
就算如此,在无其他变数的情况下,面对两大王朝的连番猛攻,阿育王朝陷落,估计也是时间早晚问题。
…
再就是波斯帝国。
蒙古帝国覆灭之后,窝阔台带着余部,逃到波斯境內,以此前攻占的波斯城池为据点,勉強存活下来。
整个冬天,波斯帝国对此似乎无动于衷。
开舂之后,这个沉默的帝国,终于露出爪牙,出派大军东进,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准备剿灭窝阔台部,收回被蒙古攻克的城池。
讽刺的是,当初蒙古西征,打的是同样的旗号。
消息一出,大夏鸿胪寺立刻出派使节团,前往波斯,义正言辞地说道:“蒙古帝国已经归降大夏,蒙古所占之城池,无论境內,还是境外,按法理,就该是大夏之城池。因此波斯境內的十三座城池,实际上,已是大夏之领土。”
“如何处置窝阔台部,是大夏之內务,还请贵国不要擅自⼲涉,否则的话,就是对大夏的挑衅。”
此话一出,到让波斯帝国有些难做。
出兵吧,他们担心因此招惹到大夏,如果大夏也介⼊此战,波斯未必就能讨到好,说不定,还要“赔了夫人又折兵”徒惹一⾝腥。
一旦跟大夏

恶,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如果因着大夏这一番警告,他们就停止步兵,不仅有损波斯帝国的威信,而且要他们放弃到手的“肥⾁”怎么也有些不甘心。
而且说到底,这些城池本来就是他们的,此时收回,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怎么一转眼,到成了⼲涉大夏內务。
对大夏这种霸道言行,波斯帝国內部也是非常不満的,主战的声音此起彼伏。
当然,主和者也不在少数。
如果能以此,换来跟大夏的和平相处,对波斯帝国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

惑。
就在波斯帝国摇摆不定时,变故徒生。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