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交峰之告靖江王书
吴国公都死三年了,当初南安侯的死迅传的比吴国公都早,当初,人家吴国公府俐俐落落的给吴国公办了丧仪,守了孝期。南安侯府不同,南安侯府坚信南安侯没死,家里既不办丧仪,也不守孝期。侯府上下,众中一致,坚信南发侯还活着。
如今,三年过去了。
至于南安侯是生是死,基本上除了南安侯的家人,像四皇子妃这亲闺女,都有些觉着她爹是有死无生,要补办葬礼。其他人更不必提,估计认为南安侯还在世的也就是谢莫如了。
至于谢莫如是猜的是算的,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消息来源,这就不得而知了。
特殊消息来源什么的…
大家也只是猜测,反正没人敢问到谢王妃面前去。
只是,此番大皇子妃、永定侯夫人还是四公主,都⽩往闽王府走动了,尽管五皇子败退闽地,失了浙地,朝中屡有增援江南之声,穆元帝最终未允此议,依旧令五皇子全权统御江南战事。
朝廷是安稳的。
哪怕五皇子暂且败了,仍是安稳的。
穆元帝没有半点儿要阵前换将或者揷手江南战事的意思,他就是在给五儿子的密信中催了催,粮草虽然有备,但战事再拖下去,必然会陷⼊粮草不济的局面。好吧,今秋五儿子劫掠浙地,估计能自给自⾜。
但人口也噤不起长时间的战事消耗啊。
所以,能快些结束战事,还是快些结束战事的好!
战败方的朝廷安安稳稳的,倒是战胜方的靖江硝烟气颇浓,此次赵斌重新整合其⽗赵

手下军队,夺回浙地,称得上军中后起之秀,青出于蓝了,总之,这是十分长脸的一次军事行动,非但证明了赵斌于军事上的天才,就是有些委靡的穆三系人马也因此重振士气。
之所以说有硝烟气,是来太孙方面的议抗,穆三系为了推出赵斌,简直是把赵斌说成战神一般。你要鼓吹赵斌就鼓吹呗,可你为啥要一定要赵斌踩着冯飞羽上位?
让赵斌踩冯飞羽…
当然,穆三系也是有逻辑的。
毋庸置疑,冯飞羽很厉害,打仗一把好手,不然也不能做了飞羽大将军。冯飞羽战功也是明晃晃摆世人眼前的,湖广那大块地盘都是冯飞羽打下来的。
以上,皆是冯飞羽本领不凡的证据。
但是,自柳扶风挥师⼊浙地,初时,赵

残部是在冯飞羽手里的,但冯飞羽与柳扶风在浙地

战小半年,也没能将浙地自柳扶风手里夺回来。然后,在穆三系的安排下,由赵斌为帅,直接在⼊冬前收复浙地。
冯飞羽没办到的事,赵斌办到了。
谁⾼谁低,谁优谁劣,谁胜一筹,长眼的人都看得到啊!
穆三系要扶赵斌上位,太孙系怎甘心冯飞羽被踩下去,故此,这一通官司打的,靖江王过年都不用置办烟火了。
原本人家两派吵架,靖江內部矛盾,结果,五皇子给靖江发了一封告靖江王书,硬生生的给人家撩的

旺的战火上浇了桶肥猪油,一把火烧透了靖江半边天。
五皇子的告靖江王书上是这样写的,大意就是,靖江王你忒偏心,你这样不行啊,你对不住冯飞羽冯大将军啊!你想一想,你的地盘儿是谁给你打下来的?前线与我们

战的是谁?打地盘儿的时候,就用人家冯大将军了!与我

战时也是冯大将军!结果,地盘儿打下来,你叫林凡过去安享太平。冯大将军与我军

战,偶有一败,便被个初出茅庐、啂臭未⼲的赵小子踩在脚底,靖江王,你做人不地道啊!你这样对得住冯大将军的?赏罚不明,靖江王你得好生反省一二啊!不然以后谁肯为你效死力啊?你得厚待冯大将军啊!你这样不行啊,世子活着时,你偏心穆三;这世子死了,你还偏心穆三!
你这心偏到肋条叉子上去了吧!
还有,世子死的冤哪。
你非把这屎盆子护我们帝都上头去,我们要有杀世子的本事,你其他儿子也早一⽔儿给你杀没了。要能把你儿子杀光,早对你下手了,你非说世子是我们杀的,你这良心可坏了啊!做人不能这样做啊,你说赵

是我们杀的,我承认。你家世子,当真不是我们杀的,你另编个凶手出来吧。只要,年终尾祭,祭祀世子时,您老这慈⽗心肠过得去就好。
这封告靖江王书写得,完全没有文采,也没用什么文绉绉的话,特直⽩,直⽩得军中大老耝们一听都能明⽩,然后,一阵一阵的给人拱火啊。
冯飞羽手下文士商月看了说“真他娘的解气啊!”写到他心坎里去了!可不就是这样么,吃苦受累的活,都是他家将军做,这享福的事儿,就没他们的份儿。天底下竟有这样的道理!难得他们靖江朝廷这些人,还没闽王看得明⽩!
冯飞羽不理商月这话,问“城中被散了多少?”
“上万份不止。”商月一见这告靖江王书,就去做过调查了,也收缫了不少,但这种东西,既散出去了,哪是能收缫完的,商月道“虽是解气,此书一出,朝廷必疑将军。”倒不是这文章写得多么精彩,主要是,上面写得都是实话。湖广之地明明是他家将军打下来的,结果,却让林大将军驻于湖广。近三年,都是他们将军在前线抵挡柳扶风兵马,手中将士多有折损,按理正该收编赵

军,结果,穆三系硬是推出赵斌来,赵斌也不知是走了屎狗运还是怎地,将柳扶风逐出浙地,自此被穆三系捧为战神,将他家将军踩到尘埃。
先时那些功劳苦劳,谁还记得?
这些年为靖江立下的赫赫战功,谁还记得?
这告靖江王书中所写,便是商月心中所想,只是,商月未料得自己知己竟在朝廷罢了。
商月虽瞧这告靖江王书写得畅快,心下理智不缺,曲指轻敲这封告靖江王书道“不是我说酸话,赵斌那一战,怕是朝廷佯败,就为离间将军。”
冯飞羽也不是笨人,他千般思绪,碰上这告靖江王书,竟不知要从何说起,只得叹一声“我自问心无愧。”他是人,不是圣人。靖江朝廷待他如何,他自知晓。世子在时,便是处处受限,如今到了太孙,更是…一样是带兵打仗,一样有胜有负,死对头柳扶风过得是啥⽇子,他过得是啥⽇子,要说以往冯飞羽不觉如何,可这一对比,冯飞羽自己都觉着自己苦B了。
“将军虽无愧于心,还是给陛下上封奏章表⽩心迹为好。”其实,说与不说,靖江都会起疑。但,说,还是要说的。商月不噤感慨“先前我军离间东穆太子与南安侯,现下,真是风⽔轮流转了。”
冯飞羽道“陛下不是个糊涂人。”靖江王称帝后,他们这些属下就改口称陛下了。
“陛下不糊涂,可三公子一系岂能坐视打击将军的机会?”商月恨恨“将军这等忠贞之人,怕也架不住小人作祟。”
冯飞羽道“我上书陛下,请求调回靖江,改任文职。”
“以退为进,倒可试一试陛下心意。”商月很快分析出其间利弊,道“我只怕,穆三会顺⽔推般,将军一旦离军,大军易手,⽇\后将军再想回来,怕是不便宜。”
冯飞羽露出一种轻若鸿羽的笑容来,给冯飞羽冷峻的面容上沾染了几许神秘的柔美,冯飞羽轻声道“阿月,说到底,江山是陛下的,军队也是陛下的。陛下愿意给谁,是陛下的权力。这些年的打打杀杀,我是真的有些累了。”说完,冯飞羽就出了中军大帐。
天空

霾浓重,层云如山庒下,似在积聚着一场不知何时便将到来的暴风雪。
靖江王城。
靖江王自看到五皇子散出的告靖江王书,就气得晚饭都未吃,光顾着生气了。尤其他那蠢太孙还拿着这封告靖江王书,哭哭啼啼的问他“孙儿⽗亲到底为谁所害,求祖⽗告之孙儿。”
真是把靖江王气得直

噴⾎。
这要是对着别个儿子,靖江王能一脚踹翻,好个糊涂心思,朝廷那边儿搞得东西,也能信的!
偏生这孙子是苦主,是的,做儿子的,问一问亲爹到底怎么死的,不过分。
靖江王只得

着

口,命內侍将太孙扶起,一手死扣着⽟榻的飞龙扶手,嘶声道“宗儿,我问你,你是信我,还是信闽王的鬼话?”
太孙拭泪道“孙儿自是信皇祖⽗。”
靖江王拍着那封告靖江王书,

了两口气方道“你既信我,焉何要听信这些无稽之谈!你⽗,那是我亲子!你也是做⽗亲的人了,将心比心,我对你⽗的心,如你⽗对你的心,是一样的!委屈谁,我都不会让我亲子委屈!你,宁可信闽王的离间之词,也不信祖⽗的话?”说着,靖江王不噤滴下泪来。
太孙委实没什么战斗力,靖江王一落泪,他便萎了。把太孙打发走,外头三公子求见,靖江王心下不大舒坦,每每有人提及世子死因,靖江王都不大乐意见穆三,便命人将三儿子打发去了。
知道⽗亲不愿意见他,穆三对着⽗亲的心腹內侍说了几句关心⽗亲的话,便去了⺟妃那里说话。穆三道“只要一有人提大哥之死,⽗王必是不见我的。”
一提这事,邱侧妃恨恨的骂“不知哪个杀千刀的,下此毒手,陷害我儿!”邱侧妃穆三这对⺟女盼世子倒台归西盼了多少年,但也从未想过世子死在穆三府上啊,这一死,真是死得穆三八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了。
穆三又与⺟亲说了闽王出的损招,把那封告靖江王书给⺟亲看了,道“⽗王正为此不痛快。”
这告靖江王书写得不长,且通俗易懂,只要识字的,一念便明⽩。邱侧妃自有文学修养,看这种大⽩话,更是一目十行。看过之后,邱侧妃冷笑“这上面的话,怕是句句都说到冯飞羽的心坎儿上了。”
穆三道“冯飞羽纵无反意,看过这书后,怕也得多想。”
邱侧妃修长的眉⽑微蹙,将儿子带来的告靖江王书随手一扬,

光透过窗棱,拉出一抹锋锐剪影,邱侧妃问儿子“冯飞羽看过了?”
穆三道“这也是舅舅拿去给我的,说是散得各地都是,连林大将军那里都有,冯飞羽那里如何能没有?”
邱侧妃将手中的告靖江王书随意的放在几案上,一双素手就按在这封告靖江王书上,道“这是闽王要离间冯飞羽啊。”
“依我说,总要防范一二。”
“如何防范?”邱侧妃问。
穆三显然心下已有主意,道“冯飞羽部将士折损不少,可给他补充兵源。”不必说,兵源必是得忠心穆三系的才行。看⺟亲不语,穆三道“不然,倘是派监军,就显得着眼了些。”
邱侧妃头摇“都不好。”监军什么的,更是馊主意。
穆三问“⺟亲说呢?”
“咱们朝廷对冯飞羽,的确是有些不平处。这封告靖江王书上写的,大都是事实。不论是补充兵源,还是派监军,这些手段,瞒不过冯飞羽,反是⼊了闽王算计。”取了竹剪,剪去⽔仙过长的枝叶,邱侧妃道“冯飞羽年过而立,还未娶亲吧?”
穆三眼睛一亮,却是道“⺟亲这主意虽好,先前大哥想以爱女许之,冯飞羽都婉拒了去。”
“此一时,彼一时。”邱侧妃的眼睛看向儿子“朝廷疑冯飞羽,冯飞羽难道不该向朝廷表忠心么?凡领军在外的大将,家中老小皆在靖江,林凡、赵

莫不如此。冯飞羽一直未成家,如今闽王挑拨,陛下都愿以爱女许配于他,难道不是对他的信任?何况,我朝公主,也不算委屈他了。”
穆三思量片刻,道“要依儿子说,这也是良机,倒不若让冯飞羽下来,倒可顺势让阿斌接掌冯飞羽军队。”说来赵斌娶的是穆三的亲妹妹,委实不是外人。
“你托大了。”邱侧妃柔声轻斥“阿斌不过是初出茅庐,侥幸打了一二胜仗的⽑头小子。冯飞羽何等老辣大将,焉是阿斌能及的?不过是为了让阿斌能完全的接掌他⽗亲的军队,方为他造势。论资历,论战绩,阿斌皆不及冯飞羽。”邱侧妃⽩皙的指尖按住那封⻩⿇纸上的告靖江王书,沉声道“就是阿斌收复浙地,我都不晓得,是阿斌真的在战事上天赋异禀,还是闽王设的圈套?”
“⺟妃是说,柳扶风有意败给阿斌?让出大片地盘?”穆三并不认同⺟亲的推断,道“这样做,柳扶风图的什么?”
“离间冯飞羽?”邱侧妃也有些不确定,对于上位者,地盘比

命还重要,浙地之重,既已夺取,焉能让之?
穆三听⺟亲的话直接笑了,道“⺟亲,一个冯飞羽,难道比浙地还重?这账,可不划算。”
邱侧妃自己也头摇“是啊,我一直想不通。先时闽王疯了一般派刺客刺杀亲近你的员官,现下又明摆的离间冯飞羽,不知闽王是要做什么?”
穆三是平衡系⾼手,他道“会不会是以前削弱我方实力,我方弱了,太孙便強了。如今令朝廷与冯飞羽离心,为了让我们彼此內耗?”
邱侧妃叹“闽王为人,十分

毒。先前在闽地一战,赵

便吃了不小的亏,我总觉着,阿斌此胜,胜的蹊跷。”
穆三想了想,道“反正只要阿斌守得住浙地便可,不要他打进闽地,只需他将浙地守好,把军中掌握牢靠,⾜矣。”
邱侧妃颌首。
邱侧妃穆三这对⺟子完全是因战事需要,才会愿意将冯飞羽继续留在前线,只是为了稳妥,才给冯飞羽安排了一桩亲事而已。而且,这亲事安排的⾜够体面,靖江爱女,现下就是公主了,配冯飞羽一等一。
就是靖江王,对这亲事也很是満意。
不得不说,邱侧妃是看透了靖江王,也摸透了靖江王。只是,邱侧妃摸透了靖江王,却委实不了解冯飞羽。要依邱侧妃的盘算,冯飞羽就不是愿,为情势计,也会应下这门亲事。邱侧妃未想到的是,冯飞羽上表辞了这桩亲事,同时,上书请回靖江王城,理由是回家侍疾,他爹病了。另外,他还给靖江王找好了接替他职务的人,赵斌。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