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一声叹,千里寒山
朱夜听到的琴音当然不是幻觉。。
那琴音虽然来自遥远的雪岭下方,有些飘渺,却有着不容否定的客观实真。
寒冷清冽细微,如发如丝如刃,如此锋利。
雪岭上的寒风被切断了,被远处⾼

镇灯光照亮些微的夜⾊也被切断了,冰雪里拥有最倔強的雪莲也断了。
数道裂口在朱夜的靴上显现,然后深⼊,直至破开肌肤⾎r以及⽩骨。
他的双脚齐踝而断,携着残留的惯

,向着雪岭豁口飞了过去,不知落在何处,只在夜⾊里留下两道鲜⾎。
朱夜没有办法再翻越雪岭,去往人族的世界,他摔倒在雪地里,

息着,⾝体不停地起伏。
这一下摔的很重,断脚是极严重的伤势,但他躺在地上,不再动弹,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是因为绝望。
那道琴音隔着十余里的距离飘来,如此微渺,却能轻易而举断掉他的腿双。
那名中年书生的⾝份已然呼之

出。
他把脸埋在雪里,发出一声带着痛意的闷嚎,就像受伤后的野兽,却没有反击的勇气,只有无尽的悔意。
遥远的雪岭里隐隐传来厮杀的声音以及惨叫声,应该是南客在山道上随意收割那些人的生命。
厮杀声忽然消失,惨叫声也渐渐低沉,直至安静。
朱夜也安静了下来,有些艰难地转过⾝来,望着离雪峰极近从而格外清楚的星空,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对朱砂丹起了贪心,以他的⾝份地位,怎么会来到如此荒僻的雪岭,又怎么会遇到这样恐怖的敌人?
一个贪字,已经让多少人死去,还会让多少人死去?
冰雪被踩破,还是如同清秋的枯叶被踩碎,发出很松脆好听的声音。
朱砂的⾝体与精神随着这个声音放松,眼神却渐渐明亮起来。
南客走到他的⾝前,羽翼在⾝后轻轻摆动,带着微寒夜风。
南十字剑已经分开,被她两手握住,剑⾝上还在不停地淌⾎,应该来自宁十卫和那些人。
朱夜静静地看着她,双手在⾐袖里握住绝世宗最珍贵的几样法器。
南客出剑。
朱夜出招。
被星光照亮的雪峰上,响起了沉闷而剧烈的击撞声。
厚厚的雪坡出现了十余个隆起,看着仿佛有什么怪物要从里面钻出来一般。
积雪被掀起,不停地狂舞,遮蔽了星光,让环境显得格外幽暗,只有偶尔亮起的剑光,会照亮一角。
隐隐约约间,有琴音飘渺而起。
天地骤静,风雪渐渐平息,只有岭坡上的雪还在不停滑落,发出簌簌的声音。
在雪岭最⾼处,南客的剑刺进了朱夜的部腹。
朱夜没有低头看,也没有看她,而是看着远处某个地方。
在⾝体里的那把剑真的很寒冷,但那道飘渺甚至仿佛并非实真的琴音更加寒冷。
冷的让他想起了当年叔叔讲述的那个故事。
在那个故事里,雪原的北方有座魔城,那座魔城永远笼罩在一片夜⾊里。
就像此时渐渐占据他眼睛里的那片夜⾊。
…
…
南客提着朱夜的尸体回到了山道上。
山道上到处都是⾎以及被冻凝的⾎霜,数百具尸首则是散

地丢弃在两旁。
中年书生没有弹琴,而是在吃着什么,在他的脚下有半具尸体,看官靴和残余的盔甲样式,应该是宁十卫的。
南客把朱夜的尸体

给了中年书生。
中年书生用两只手捧着朱夜,低着头开始进食。
像猫食残羹的声音,像碎石⼊泥的声音。
鲜⾎从他的指间不停淌落。
没有用多长时间,朱夜的尸体便消失了,一点都没有剩下来。
夜风拂起中年书生的⾐襟,可以看到腹小微鼓。
他闭着眼睛,安静了很长时间,似乎在回味,又似乎在思考什么。
“不愧是朱洛的子侄,虽然境界不济,但还是残着些月华的意味,可谓小补,比这个将军要強多了。”
中年书生睁开眼睛,看着脚下宁十卫的残躯,露出一抹不屑的神情。
他从袖子里取出雪⽩的手帕,缓缓地擦拭掉

角的⾎⽔,动作很是优雅,然后向山道前方的夜⾊里走去。
看着这幕⾎腥而恐怖的画面,南客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随他一道向前行去。
伴着一声清冽的琴音,他们来到了十余里外的那座雪⾕里。
那几名围攻陈长生的魔族強者浑⾝剑伤,右手已废,但还没有死去。
当他们看到中年书生和南客后,就仿佛是见到了真正的鬼,脸⾊变得异常苍⽩。
南客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去死。”
数道绿⾎暴开,那几道如楼般的⾝影重重地摔倒在了雪地里。
听到南客的话后,那几名魔族強者竟是毫不犹豫自行了断!
雪⾕里的那座园林已经变成了废墟,带着雾气的舂湖已经⼲涸成了大坑,木桥断成了数十截,就像蛇了数百年的蛇,雪亭早已没有踪迹,凝结的冰珠碎散成満天的絮状物,有些令人生厌。
陈长生和吱吱站在湖的对面,安华把将军从废墟里救了出来,两个人紧张地守在担架前。
海笛站在湖里,手里拿着那座断碑模样的武器,仿佛就是这片天地的中心。
然而在他的眼里,无论这片天地还是实真的广阔天地,永远的中心都是那名刚刚到来的中年书生。
南客没有理他,对陈长生说道:“我帮你解决了很多⿇烦,你欠我一个人情。”
吱吱不认识她,看她与陈长生说话的语气,该相识,打量了两眼,忽然醒过神来,眼里涌出无限警意。
“你就是那只孔雀?”
南客的神情有些呆怔,问道:“你认识我?”
“陈长生提到过你。”
吱吱举起三

手指覆在双眼之间,说道:“说你双眼之间过宽,明显有病。”
南客想了想,不确定应该不应该生气,视线重新落回陈长生的⾝上。
陈长生没有看她,他的视线一直在那名中年书生的⾝上。
这位中年书生还未出场便昅引了海笛全部的注意力,甚至让海笛生出无限惧意。
能让海笛畏惧成这样,整个世间,绝对不会超过五个人。
巧的是,当年他曾经见过这名中年书生一面,所以他知道对方是谁。
那次相遇是在寒山。
今夜还是在寒山。
虽然两地之间相隔千里。
确实很巧,真是不妙。
他叹了口气。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