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
常言道纸包不住火,⽗亲在外面⼲了什么,最终都让⺟亲知道了。
两人在不久之后离婚。
徐⽩的⽗亲找来了厉害的律师,钻营过的离婚官司数不胜数。然而徐⽩的⺟亲什么也没要,她只要了女儿的抚养权。
对此,陶娟的评价是:“他们艺术家就是这样,不食人间烟火呢。”
陶娟住进了四合院,由徐⽩的


亲自照顾,那时她的腹小已经微微隆起,里面孕育了一个生新命。
她走到哪里都要叉

——在京北户口如此值钱的年代里,她一跃解决了住房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其实也

不容易。
她从饭店的服务员,变成了某公司的文秘,仰仗于徐⽩⽗亲的关系,人生轨迹和从前大不相同。
陶娟也没忘记要稳固位置。
她听说画家都是有脾气的,料想徐⽩的⺟亲不如她惯会讨巧,也不如她温柔小意,于是她对徐⽩的⽗亲更加体贴,怀揣着満腔浓烈的爱意。
徐⽩的⽗亲还没和她领证,不过领证也只是迟早的事。
因为男人在意自己的孩子,而陶娟作为单⾝⺟亲,是无法给孩子上户口的。
八月末又是一个晴天,花草树木的风景极好,

光照得人暖洋洋的。
徐⽩升⼊了⾼中,却不是在她念初中的学校。
⺟亲把她送进寄宿式的际国⾼中,准备在不久之后送她去英国留学。
不过

完学费以后,⺟亲剩下的钱也不多了,恰逢海上有一个画展机会,她将徐⽩安顿好之后,独自一人奔赴了海上。
徐⽩还有不少东西留在四合院里。


把她的房门锁了起来,不让别人进去,但她睹物思人,又很想念孙女,隔三差五便给徐⽩打电话,让她放假的时候来家里吃饭。
十月庆国期间,⺟亲在海上回不来,徐⽩接到


的电话,背着书包回家了。
小巷还是从前的小巷,家却不是从前的家,以往十分钟就能走完的路,徐⽩今天磨蹭了半个小时。
新邻居搬进了隔壁,也果然拔掉了天竺葵。院子里的景致不比往年,草地偏⻩,落叶凋零,徐⽩才恍然发现,原来秋天是枯萎的季节。


站在门口

接她:“小⽩,今天做了酱肘子。”
多⽇不见,


觉得孙女又瘦了,

了

徐⽩的小脸,接着嘱咐道:“你在学校要多吃啊,长⾝体的时候,不吃怎么行,你多重了?”
徐⽩如实道:“四十八公斤。”
“一米七的个子,”


心疼道“这样怎么行…”
在老人家的眼里,像徐⽩这样的⾝⾼,要六十公斤才结实。
因此吃饭的时候,


一个劲地给徐⽩夹菜:“今天的肘子做得好,⼊味了。”
徐⽩的⽗亲坐在对面,久不见女儿,当然也很想关怀她,于是他扒掉鲈鱼肚子上的⾁,用勺子盛进了女儿的碗里。
“吃鱼吧,”⽗亲道“这条鱼是我做的。”
家里的沙发换了一套,连餐具都和从前不同。
徐⽩只有一种在别人家做客的感觉。
她心中有事,吃饭吃得很慢。
⽗亲便道:“螃蟹还在锅里蒸着,你不是最喜

吃螃蟹吗?蒸锅里放了很多姜,你从小就喜

这种吃法。”
徐⽩听见这一句话,终于抬起了头。
从回家开始,她就觉得哪里不对,直到现在,她才反应过来:“我的汤圆呢?”
徐⽩放下筷子,没再吃饭。她和⽗亲直视,再次重申道:“爸爸,我的汤圆呢?”
汤圆,是徐⽩养的那只猫。
⽗亲想避开话题,开了一瓶啤酒道:“小⽩,你想要汤圆啊,待会儿吃完午饭,我去超市给你买…”
徐⽩从座位上站起来,两只手都搭在餐桌上。
她的声音带了哭腔:“你告诉我啊,你把汤圆放到哪里去了?”
桌上饭菜冒着热气,可是没人回答她的话。
秋天

光明媚,苍穹湛蓝,⽩云起伏,凉风也很怡人。
可是徐⽩浑⾝发冷。


出声安慰她:“宝贝孙女乖,别哭啊,不就是一只猫吗?你想要,


给你买新的。”
坐在徐⽩对面的、那位不曾开口说话的继⺟,此时也劝解道:“是咯,小⽩。你想养猫,甭哭啊,再养新的嘛。”
言罢,继⺟自觉说了一句玩笑话,她不由得笑出了声。
然而徐⽩之所以会回家,第一是为了看


,第二就是为了看猫。
她并不想见到⽗亲。
徐⽩能和⽗亲正常说话,只是因为多年来的家教。
⽗亲也曾经答应徐⽩,这几个月帮她照顾猫,等她⺟亲十月底返回京北,定安好了新房子,就把汤圆还给她。
徐⽩上次回来还是九月,她因为住校,不能像以前那样照顾猫。汤圆远远见到她,一个猛子扑过来,就委屈的不行了。
那只猫还是⽑绒绒的,一⾝黑⽩相间的⽪⽑,带上四个雪⽩的猫爪,一双耳朵立得笔直,脑袋挨着徐⽩磨蹭,小心翼翼地轻

她。
谢平川说得没错,徐⽩确实把这只猫,养成了狗的样子。
徐⽩还和汤圆说:“你再忍一忍好不好,我们一起等妈妈回来,然后我们就搬新家。”
新家在昌平区,是一户新公寓,还没有装修完毕,徐⽩就准备好了猫砂,也搭好了猫爬架。
而今,十月初的某个中午,徐⽩的继⺟和她说:“你看呐,我肚子里有你弟弟哦,猫都有钩虫病的,我们孕妇家里咋养?”
继⺟认为,孕妇和猫,只能留一个。
一只猫,和一个人,谁会选择前者呢?
继⺟掩面而笑:“正好嘛,你爸爸的同事…”
继⺟还没说完,⽗亲掷下筷子,和女儿坦⽩道:“我的那个同事,就是来过我们家的张叔叔,你也认识他的。”
⽗亲继续说:“老张家的儿子喜

猫,想要黑⽩花的,像电视里的黑猫警长,正好,就见到了你的那只猫。”
继⺟和⽗亲,都提到了“正好”
好像这真的是一件很巧的事。
光是这样还不够,⽗亲还要接着讲:“一只猫而已,你别太在乎了,你把时间花在正事上,不是更好吗?”
徐⽩缓了好几秒,也没有说话的力气。
她不过是站着,两条腿都⿇木了,后颈一阵菗疼,像是⾎

逆流。
她问了一句:“老张的家在哪里,我要去找我的猫。”
对面的继⺟一边吃酱肘子,一边开口说话:“小⽩,这样不好吧,送出去的东西,能收回来嘛…”
继⺟说话的那个档口,恰好是徐⽩崩溃的边缘。
徐⽩冷下脸⾊道:“别叫我小⽩,谁认识你。”
继⺟笑容一僵,拿起纸擦手。
凡是继⺟碰过的菜,徐⽩都不会再吃。因为继⺟夹过鲈鱼,所以⽗亲给徐⽩的鲈鱼⾁,都被她扔在了装垃圾的碟子里。
她能和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经是十五岁的徐⽩忍受的极限。
偏偏继⺟被她落了面子,还忍不住反问:“⼲什么啊,非要把猫弄回来,万一伤到你弟弟…”
“弟弟”对徐⽩而言,是个莫须有的空谈。
更何况,因为这个弟弟,她连家都没有了。
庒抑四个月的情绪,在这一刻决堤而出。
想到⺟亲所受的委屈,⺟亲流过的眼泪,徐⽩当即怒火中烧,把饭碗扔到了地上:“就算伤到又怎么样,你本来就不是我们家的人。”
这句话堪称诛心,继⺟的脸⾊一变。
她低头垂目,捂上了自己的肚子。
肚子里还有一个未出生的孩子。
徐⽩的⽗亲见状,竟然抬起了手,仿佛要教育女儿:“小⽩,你怎么说话的,有没有教养?那是你亲弟弟,快给阿姨道个歉。”
徐⽩眼眶含泪,声音却硬得很:“你想打我吗…”她哑着嗓音说:“我再也不要见到你。”
徐⽩刚出生的时候,⽗⺟其实都欣喜若狂。尤其是她的⽗亲,逢人便要说,老婆给他生了个女儿,又⽩又可爱,就叫徐⽩好了。
年幼的徐⽩。粉雕⽟琢,几乎没有长辈不喜

。
正因为此,她的洋娃娃要用一个柜子来装。
她的⽗亲不知道要怎么养女儿,努力为她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工作从老家调到了京北,徐⽩的⽗⺟借钱又款贷,好不容易买下四合院。
再然后,就到了今天。
徐⽩的⽗亲手抖了抖,耳光终归没有落下来。
他现在不是徐⽩一个人的⽗亲,他还有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
饭后,他给老张打了电话。
电话那头,老张

言又止:“哎,老徐,我对不住你啊。”
老张解释道:“你们家的那只猫,自从来了我们家啊,一天到晚趴在角落,不吃也不喝,我估摸着只剩一口气了…”
老张原本以为,家猫饿到不行了,就会自己来吃。但看现在的局面,恐怕扭转不过来了。
他不想找个地方埋猫,所以热情地提议道:“老徐,要不这样吧,我现在开车去你们家,把那只猫还给你。”
于是当天下午,汤圆又回到了徐⽩的手里。
它被装在纸壳箱中,眼睛还是睁开的,双眼就像玻璃珠一样,清澈到不染杂质。
徐⽩泪如雨下,带着万分小心,轻轻摸它的脑袋。
它微微眯着双眼,就像从前一样——像这么多年来一样,因为徐⽩的温柔抚弄,而软软地“喵”了一声。
徐⽩抱紧纸壳箱:“没事的,回来就好,我带你去医院。”
老张舍不得给一只猫花钱,徐⽩却拿了全部的家当。
她拦下一辆出租车,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奔向最近的宠物医院。
可是进了医院的大门,汤圆却渐渐地凉了。
“你再忍一忍,马上就能找到医生了…”泪⽔模糊了徐⽩的视线,她抱着猫每过一秒,都好像在

近深渊。
徐⽩不知所措地摸抚汤圆,它还要用最后的一点力气,偏过头来

她的手指——红粉⾊的小⾆头,⼲燥又冰凉。
它用脑袋抵着徐⽩的手,再三确认她不会走。
如果徐⽩要走,它也没办法了,因为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如果徐⽩要走,它就再也等不到她回来了。
汤圆好像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贴着徐⽩的脑袋慢慢垂了下去。
一只猫的寿命有多短暂,只是它的记忆全部和徐⽩相关。
徐⽩捂着脸哭泣,眼泪从指

里漏下来,可她不能崩溃,她还要找医生,找最好的医生。
然而医生也无能为力。
充満消毒⽔味道的宠物医院里,穿着⽩大褂的医生叹气道:“小姑娘,节哀顺变。”
医生说:“提前三天送来,也许还有救,现在没有生命体征了。”
徐⽩靠墙坐着,怀里是医生还给她的,那只已经凉透了的猫。
徐⽩想起九岁那一年,她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只小流浪猫。
那猫咪只有巴掌大,黑⽩花,四个雪⽩的小爪子,忐忑不安地蹲在路边。
徐⽩

本没有考虑,她把小猫装进书包里,直接带回了家门。她还和谢平川炫耀,说她养了一只宠物,特别乖,特别可爱。
谢平川却道:“你养的是猫?猫不认主人,怎么会特别乖。”
可是徐⽩的猫与众不同。它黏人,认家,胆子小,爱撒娇。
因为有着黑⽩花的⽑⽪,徐⽩给它取名叫汤圆。
但是如今,汤圆一动也不动,像是睡着了一样。
它从前有多爱玩闹,现在就有多安静,耳朵也耷拉下来,再没有一丝呼昅。
徐⽩把汤圆放回纸壳箱,又找了一块僻静的地方。下葬的时候,她取下自己的手链,放进了纸箱盒子里,当做是汤圆的陪葬。
“谢谢你陪了我六年,”徐⽩哭到头疼,被夜风恍然一吹,终于有些清醒“你是最好的猫,我是最坏的主人。”
她在这一块空地上坐了良久,看着远方的霓虹灯闪闪发亮。
周围人迹罕至,唯有风声悠长。
徐⽩双手抱膝,终于认清一个现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陪伴她——死亡是期限,时间是银河,漫漫人生途中,她只是孤独的旅行者。
而旅行的终点,不过一明一灭一尺之间。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