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保甲制
一直到了千户官厅的前面,萧亦在众人簇拥下步⼊千户官厅,而那两个婢女也早就款款等待在大堂门前,萧亦刚走到大堂时就对其款款施礼。
随着走进大堂的是史路、⻩
等顶盔贯甲的将官,又有董英华、郑中在內的一班小吏,真是文武济济一堂。
首先是郑中向萧亦报告这半月以来的田亩情况,半月以来,墩卫、⽔井不断兴建,桃花堡境內也是三十六座墩卫,而⽔井至少开了五千多口,几乎每亩田地便有两口⽔井。
堡內众人合力半月共开垦荒地三千多亩,而近⽇赶来的流民更多,几乎每⽇都有几十上百人携家带口而来,他们有些是就近从其他屯堡赶来,但多数却是从太原府赶来。
永安军半月以来在太原府境內剿灭牛⽪盗杆十数支,扑灭作
官兵一处,更是剿灭一支两千人的农民军,其声威在太原府民间已经不小,只是上层还未闻捷报。
如此一来,自然有不少被永安军所救的百姓,他们听说了桃花堡的好⽇子后都是期盼不已,纷纷携家带口的赶来。
虽然路上死难者甚重,但到了桃花堡境內后,那些流寇远远的见到墩卫,便都止步不前。
所以这些⽇郑中手下的一班小吏整⽇几乎都忙于为新到的人进行⼊册⼊籍,分派田地,帮助百姓盖房等。
萧亦率军离去,周围有些贼匪自然不安稳,永安大军开离头几⽇便有一伙七十多人的马贼趁虚祸
桃花堡,萧亦和永安军大部都不在,所有人都以为官兵不会管。
墩卫上的守军迅速发现了⼊境的马贼,当即传报史路。
史路闻报后大怒,即率留守夜不收四十余人,配合诸墩卫轮换的守军,拦截马贼,两方大战于桃花堡第十二卫之下。
永安军将士为保卫家园皆奋勇死战,史路更是一人当先
励将士,四十余夜不收杀的七十余劫掠的马贼叫苦不迭,马贼大溃,斩级三十二。
马贼溃逃至永安堡境內,永安堡管屯官总旗刘世仁率夜不收阻截,这些马贼被尽数斩杀于境內。
除此之外,再无不开眼的小贼小匪敢进⼊永安军驻守地界,直至大军得胜归来境內安平。
郑中之后是董英华,和萧亦汇报一些无关紧要的治安方面的事情,萧亦仍是认真听完,最后便是史路和萧亦单独汇报一些事情,萧亦听的很认真,每每思索。
这次将士们外出征战受苦不小,所以萧亦决意所有随军出征的战士休假五⽇,五⽇后继续每⽇
练。
又让每甲的甲长将立功阵亡等等汇报上来,最后战功结算,此次累计战功达到升迁的战士有不少。
统计起来⾜有四十余人,这些人萧亦手中都有一份名单,他们将会是⽇后扩军的新兵教官,他们都是合格的战士,去督训那些新兵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而这次作战萧亦发现的弊端也有很多,首先是三眼铳问题,今后让敌军冲到火铳手近前的事情一定不能再发生,三眼铳的威力虽然很⾜,近战也是优点之一。
但萧亦觉得火铳手作为远程兵种,火铳手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火铳手就应该把远程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三眼铳的精准度和
程等方面就略显不⾜。
萧亦心中酝酿已久,是时候将三眼铳换成鸟铳了,三眼铳最佳
距只有百步左右,而鸟铳则可达一百五十步,制作精良的鸟铳即便是两百步外仍较为精准,威力也不比三眼铳小。
懂得这方面的人也有,萧亦一直对那个葛三有所留意,还记得几月前初到桃花堡陈浩和萧亦提过葛三擅用鸟铳,可以让他做刘通的副手,帮助刘通训练鸟铳手。
而这些⽇子陈浩也没闲着,整⽇忙于新建的各处蓄场乐此不彼。
火器较少也是萧亦认识到的弊端之一,上次作战火铳手发挥的作用其实很有限,人数较少。
除了阵势庒制以外造成农民军的伤亡跟本就不多,如今有了这近百
练掌握火器运用的火铳手,萧亦终于可以扩招鸟铳手了。
盾阵方面,永安军长久以来的实战已经充分证明齐老三人倾力制作的这面半⾝盾⾜以抵挡骑兵的冲击,当然后金骑兵的远冲还需要实战考较。
最后董英华没有离开,他等待其余人都离开,上前说出一直以来他担忧的问题,看他焦急的样子,萧亦也很好奇,示意他细细说来。
萧亦听后也是惊讶不已,原来董英华提出的问题是治下百姓的制度问题,原本大明各地普遍设立保甲制,但现在早已被毁坏殆尽,不堪使用。
萧亦治下军民多是外地而来,也不能再用原来的保甲制。
这个问题董英华倒是提醒了萧亦,萧亦思索良久,这个问题是越早解决越好,最后他决定设立一种新的管理制度。
百姓以‘户’为单位,每十户为一‘甲’,设一甲长,治下军民皆称甲长,但意义却不相同,军队的甲长乃是军职,带十二兵,地方上的甲长则是管理十户百姓。
这十户也不是硬
的规矩,初步规定,每甲不得少于五户或是多于十五户。
地方上,十‘甲’为一‘保’,设保长,名称寓意自是保卫相邻平安,地方上的保长、甲长皆为乡邻有名望之人担任。
萧亦虽然想让百姓自发选举,但这在这时是不太可能的,如此做来很可能会导致地方大族和富户的轮番攻击,也就只能先这样待⽇后再行变更了。
一‘保’同样是不得少于五‘甲’,或是多于十五‘甲’。
萧亦又让董英华立一份相关的规定出来,其中萧亦提出一点加进去,那就是甲长每月需给保长一份下属每户家中人员的名单。
其中包括的很详细,一户百姓例如有五口,这五口人所做是农户、匠户或是军士都要写上,这户百姓家中田亩数量、耕牛数量等等也要写在上面,甲长每月要做的就是将下属各户人家的详细信息都呈报到保长那里。
而保长勘察清楚后每三个月则要呈报一次,最终都汇聚到郑中那里,郑中负责核查校对,如有不符便告知萧亦。
如此一来方便对百姓实行统一的管理,而这保甲制和军户制也相差不多,甲长就相当于军中的甲长,保长便相当于军中百户,只是萧亦换了个说法对其任职而已,萧亦目前只想到这么多,其余的其后再行更改补充。
但即便如此也让董英华心下在暗暗吃惊,萧亦一介武夫竟然能如此
练的施行保甲制,这保甲制初一看和原本没什么不同,细细想来內中倒有些耐人寻味。
当下他便退去,回到府中详细的拟定规定。
…
崇祯三年七月十一⽇,萧亦率军离开純县的第二⽇,也是永安军回到桃花堡的六⽇前,一份急报自純县被送到代州。
代州在洪武二年曾被废为‘代县’,直到洪武八年才重称‘代州’。
代州地理位置很好,时人称其为‘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內固太原之锁钥,
柢三关,咽喉全晋。’
代州向以山川扼塞,去边颇远,称为腹里。
时任代州知州的是卢允山,这一⽇午时卢允山正在府中
睡,但一阵急迫的敲门声让他大为不慡。
约一盏茶的功夫,已经穿戴得体的卢允山在大堂打着转,手中拿着一张纸,口中接连不断的惊叹之声,捷报?
这么许久了还是头一次看见这种捷报,前些时⽇曹文诏率关宁骑兵经过代州,自己还曾好酒好⾁款待一番,这次定是曹总兵剿贼捷报到了。
但拆开一看他却眉头紧皱,看完后他吃惊不小,但疑问却更多,永安军是哪里冒出来的,桃花堡又在哪,这萧亦又是何人?
这几个名字他以往听都不曾听说过,但六百人歼灭王子猛的确是个大功了,至少要斩级近千,这已经是这阵子剿农民军以来的大捷。
但他却不敢直接呈报上去,派心腹到純县仔细询问,心腹回来和卢允山一说,純县的知县和主簿等人皆是对永安军那场战斗描述的绘声绘⾊,喊杀声震天云云。
卢允山虽然还是很疑惑,但当即便奋笔疾书。
十二⽇代州城门开启,一卷⻩尘滚滚,一骑手持捷报朝卫城飞驰而去。(未完待续。)
m.bB 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