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女人真顶半边天
朱棣心事重重地回到后宮,他虽有好几位年轻貌美的妃子,但是一有心事,仍旧喜

到皇后寝宮来,只有在这儿,他的心里才能放松,才能得到休息。
朱棣来到坤宁宮,未进宮殿,便听到一阵哈哈的笑声,童稚天真,十分活泼,眉头不由一轩,晓得是自已的大孙子来了。朱⾼炽夫妇时常带着儿子到后宮来请安的,每次都会坐一会儿,陪⺟亲说说话、聊聊天,只是长子大概都是自幼受到的训斥较多,朱⾼炽比较畏惧他的⽗亲,一见了朱棣就木讷起来。
老儿子,大孙子,这是老人家最疼的,朱瞻基这孩子不但长得漂亮,人也机灵懂事,尤其讨朱棣的

心,长孙来第652章女人真顶半边天了,朱棣的心情就好了许多,人还没进去,脸上的线条已经柔和下来。
“儿媳见过⽗皇!”世子妃张氏一见朱棣进来,抢先上前施礼,朱瞻基也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拉住他的手甜甜地道:“皇爷爷好,皇爷爷抱!”
“好好好,爷爷抱!”
朱棣眉开眼笑,抱起大孙子,又对张氏道:“起来吧,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自已家人,后宮里边不要这么构礼!”听着像是批评,神态却是和颜诺⾊的,朱棣虽然不大看得上自已的大儿子,对这个大儿媳和大孙子却特别喜

。张氏是指挥使、彭城侯张麒诚之女,聪慧贤淑,待人和睦,行为端庄,尤其孝敬老人她的星发自真心,并无矫作,很得朱棣和徐后的

心。就是这位张氏,在本来的历史上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由一个民间女子到世子妃,太子妃,再到⺟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对子女既慈且严,对娘家人严格管束,在家里是贤

良⺟,在朝里是一代贤后,在她有生之年,大太监王振畏于第652章女人真顶半边天她的威望严肃始终不敢⼲政,被后人评价为“女中尧舜”
这样的儿媳,朱棣和徐后自然没什么挑的。锦吧小品整理朱棣一抬头,又看见了茗儿,不噤展颜道:“茗儿也来啦,你可有⽇子没来了,虽说有了⾝孕,走动走动也是好的,你姐姐可一直很想你呢。”
说着朱棣的目光就移到了自己的皇后脸上,这一看,不由便是一怔。他和徐后是多少年的夫

,两人又一向恩爱,自已的爱

有什么异样他自然一看便知,虽然徐后脸上也带着笑容,可他只一眼,便看出爱

強颜

笑,那眼睛微微泛红,隐隐的似乎还有泪痕。
朱棣心中一动,便起了疑心,只是当着茗儿和儿媳妇,不好问个究竟。
朱瞻基被他抱在怀里,一面玩弄他的胡子一面扭⿇花儿似的要他给自己讲打仗的故事朱棣捱不过,只好抱着他坐下,讲了一段自已当年征战塞外,在彻彻儿一场大战生擒胡酋孛林帖木儿的故事,听得朱瞻基拍手称快。
可小孩儿终究没长

听子一个故事便待不住了,又

着姨


茗儿陪他去钓鱼。
朱棣不噤抚须大笑:“你这顽⽪小子,宝庆长大了,不来祸害俺的金鱼,现在又换你了。你一来,爷爷的鱼就要遭殃了,呵呵,去吧去吧,看着他点儿,小孩子顽⽪,可别跌进池子里去。小茗儿笑着答应一声,便牵着朱瞻基的小手走了。
张氏忙起⾝道:“⽗皇,茗姨正怀⾝孕,儿媳放心不下,还是去照顾她一下吧。”
朱棣“啊”了一声,一拍额头道:“是了是了,俺把这茬忘了,现在茗儿也是个需要别人照料的人,好吧,你随去照看一下!”
张氏答应一声,便姗姗离去。
朱棣扶着双膝,睨了徐后一眼,徐后恰好扭头,似乎去端茶⽔,很巧地避开了他的目光。
朱棣一挥手,殿里侍候的一从宮女、內侍立即轻轻施礼,全部退了出去。
朱棣咳嗽一声,关切地问道:“你有心事?”
徐后的手刚刚触及茶盏,闻听攸地一颤,连忙头摇道:“妾⾝哪有什么心事,皇上不要胡

涛疑。”
朱棣摇头摇,说道:“皇后,你我做了多少年的夫

了?你有没有心事,我还不知道么?”
他走过去,将徐后的手轻轻合在自己的大手中间,柔声道:“你近年来⾝子不好,头疾一旦发作起来,便痛楚难当,可不能思虑太深啊!你是⺟仪天下的皇后,世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苦恼呢?你有什么难决的心事,便说与俺听好了!”
徐后回避着他的目光,轻轻菗回手道:“真的没有什么,只是看见孙儿都已这么大了,想起当年⾼炽、⾼煦、⾼

三兄弟也是这般年纪的时候,在王府里整⽇玩在一起,混得跟泥猴儿似的,惹你发起火来,三兄弟互相维护,兄友弟恭,那般恩爱,忽然有些感触。”
朱棣目光一闪,隐隐有些明⽩了,不噤肃然道:“皇后是对立储一事有咐么想法么?
徐后慌忙离座,恭声道:“后宮不得⼲政,这是皇考遗训,妾⾝哪敢违背。国事…”妾⾝是真的不想参预,也不敢⼲预,只是三个儿子,都是妾⾝的亲骨⾁,对于国事,妾⾝不敢参预,可是思及家事,不免忱心忡忡…”
朱棣没有听明⽩,蹙眉道:“皇后到底要说甚么,俺怎么听不明⽩?”
徐后

言又止,朱棣不忧道:“皇后!你是俺朱棣的枕边人,一辈子做就的夫

,还有什么话不好出口么?”
徐后听了,两行热泪突然扑簌簌地流了下来,她一裣裙裾,便在朱棣面前跪了下去,泪流満面地道:“妾⾝自许与皇上,从未有所要求。今⽇这里只有你我,妾⾝有一事相求,恳请皇上念在你我夫

一场的情份上,一定要答应我!”
朱棣大为惊讶,眼见爱

哭得伤心,十分心疼,赶忙上前相搀,连声道:“皇后快快起来,你我夫

,何事不能商议,怎么还行这般大礼,快起来,快起来!”
徐后头摇,神⾊更见哀婉。
“妾⾝只想请求皇上一伴事!”
朱棣搀不起她,便连声道:“你说你说,何必做此姿态。”徐后道:“立储,乃国之大事,妾⾝一介妇人,不敢⼲预。三个儿子,都是妾⾝亲生的,也谈不上偏袒着谁,做娘的,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都太太平平,安康一生便知⾜了。皇上不管选立哪个孩儿做太子,必定都有皇上的考虑,妾⾝无话可说,妾⾝只是从家里考虑,希望…希望…”
朱棣急得快跳脚了,连声道:“皇后,你说,只管说来啊,俺不怪你就是,决不怪你。”
徐后幽幽地道:“妾⾝这几年头疼病发作起来,越来越是严重,延请了许多名医,服过许多方子也不见效果,妾⾝担心自己服侍不了皇上太久,更无法一直照看着咱们的孩儿,所以妾⾝想央求皇上,皇上若立咱们的长子为太子,那也就罢了,⾼炽仁厚宽爱,对弟弟一向爱护,当不致酿成什么人伦惨剧。
可⾼煦、⾼疑那两个孩子…”最新最快文字更新百度锦⾐夜行吧
徐后轻轻叹了口气,垂泪道:“⾼炽是你的长子,自周公定礼以来,历朝历代,皆立嫡长,而今皇上忱于⾼炽的⾝体,若选择⾼煦的话并没什么,只恐在⾼煦心里,终窟是一块病。渐明事理以来,他们的兄弟之情便渐渐淡薄了,随军征战的几年历练,杀气积重,手⾜之情更如…
妾⾝担心,⾼煦一旦登基,断不能容得威胁到他皇位的兄长,也容不得瞻基这个孩子,到那时…”今⽇看见瞻基无忧无虑的样子,妾⾝心有所感,故而伤感。妾⾝只希望,若是皇上选择⾼煦,那便无论如何想个法子,好生安置⾼炽一家,或封藩国,让他们远离中原,又或者…”唉!妾⾝心

如⿇,妇人之见,原也想不出⾼明之见,只是这份担忧,还望皇上记在心上!”
徐后确实是真情流露,倒不是听了茗儿和张氏的话,有意对丈夫发动眼泪攻势,而是因为茗儿一番话确实打动了她。知子莫若⺟,她深知三个儿子的脾气秉

,故而对妹妹所说的一席话深以为然,如果到了这样时候,那样的人间惨剧,不是很可能发生,而是绝对会发生,是以流下泪来。
朱棣听了皇后的担忧,脫口便想说“他们一⺟所生,骨⾁同胞,⾼煦若被选立为太子,名正言顺断不致再用残害兄长的手段以除后患…”可话到嘴边,突然又呑了回去。
有了自己的旨意,⾼煦就能心安理得做他的皇帝么?朱允煽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连太子的边都没沾过,现如今还不是被他关在凤

⾼狱里,派人严加看管,不许与任何人接触?⾼煦的亲大哥摆在那儿,又曾与他争过皇位,有过那么多朝臣的拥戴,⾼煦真能放心么?
而以⾼煦的脾

为人,一旦他做了皇帝,他会顾忌手⾜之情?
朱棣不期然地想起了当年发生在军中的一幕:方孝孺施反间计,假意策反世子,实则

借他之手除掉⾼炽,而他向⾼煦问起⾼炽在南京为质时的表现,⾼煦所说的那番话,一抹寒意不由袭上他确心头…
茗儿和张氏陪着朱瞻基在⽔池边玩耍,小孩子玩的那鱼杆儿简单,可是池鱼很容易上勾,很快就能钓上一条,逗得朱瞻基丢了鱼杆,生怕那鱼逃掉似的,一头便扑过去,把鱼抱在怀里,喜得连蹦带跳,那可爱的模样逗得茗儿和张氏也不噤掩口。
玩得正开心,茗儿忽有所觉,攸然回顾,却见朱棣正静静地立在宮廊下,远远地眺望着他们,他的⾝材依旧英武,可茗儿看在眼里,总觉得有股萧索之意,纵然隔得甚远,还是扑面而教…!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