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伴着朝阳文集 下章
洋为中用还是中为洋用
 暑期登陆‮国中‬的‮国美‬大片《功夫熊猫》,用非常经典的‮国美‬文化“旧瓶”装上具有‮国中‬文化特⾊的熊猫加功夫“新酒”票房持续走⾼的背后,释放给观众的是精神上的満⾜。同期上映的国产大片《⾚壁》,除了台词“天下兴亡,匹女有责”可作经典之外,再就是小乔的上“功夫”勉強可与‮国美‬熊猫的“功夫”一比。“中为洋用”的成功典范《功夫熊猫》,颠覆了‮国中‬文化先辈“洋为中用”的文化传统。眼看着《功夫熊猫》横扫世界,仅満⾜“洋为中用”还是“中为洋用”的争吵,暴露出来的恰恰是致命硬伤,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的理解。

 纵观近年来‮国中‬电影的发展进程,令人欣喜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奥奖情结”始终困扰着‮国中‬电影的发展进程。多次冲奥失败的教训终于让‮国中‬电影人从狂热回归了冷静,认识到文化的缺乏仅靠场面的华丽和情节的离奇实难奏效。《功夫熊猫》的成功,再次让热闹浮躁的‮国中‬电影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十年前‮国美‬迪斯尼公司电影《花木兰。》,就告诉我们怎样讲‮国中‬故事,十年后‮国美‬派拉蒙电影《功夫熊猫》又开始给‮国中‬电影上‮国中‬文化课。可笑的是赵氏半狄等人打着横幅到‮家国‬广电总局抵制《功夫熊猫》登陆‮国中‬,在全球文化不断在融合与冲突中发展的今天,在互联网与即时通讯工具无限发达的现在,文化的传播几乎是无距离可言。赵氏半狄的抵制,如果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抵制行动就显得更加的不可思议。面对《功夫熊猫》的成功,‮国中‬电影应该做的不是抵制,恰恰是深层次的文化反思。

 实事求是地讲,‮国中‬是文化资源大国,不是文化大国。把文化作为一种实力在‮际国‬舞台上竞争,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正视这种现实,不断调整思路,把握‮际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切不可再犯盲目乐观,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病,照“猫”画虎,简单“克隆”阻碍‮国中‬电影前进的步伐。前几年《卧虎蔵龙》获奥奖,刺‮国中‬大片《英雄》仓促上马;《指环王》奥斯卡走红,催生‮国中‬大片《无极》迅速杀青。可惜的是奥斯卡并不像我们的“金”可以轮流坐庄,还可以用下“双⻩蛋”来安慰和平衡参赛者浮躁的心灵。就拿正在热炒的《⾚壁》来讲,应该是文化氛围极其浓厚的一部大戏。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诸葛亮的“冷静之扇”扇得观众晕头转向还没回过味儿来的时候,孙尚香的“匹女有责”简直笑破人的肚⽪。用这种毫无文化⽔准的浅层次“搞笑”赚取票房,就算得益于一时,对处于艰难前行的‮国中‬电影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正像中影老总韩三平所言,如果《⾚壁》能达到料想中的⾼度的话,则势必将推动‮国中‬电影产业整体发展。反过来讲,如果达不到“料想的⾼度”对‮国中‬电影来讲,后果恐怕是非常严重的。

 《功夫熊猫》与《⾚壁》的同场竞技,让人看到了两国文化实力的差距。在这里“中为洋用”与“洋为中用”的界限正被逐渐打破,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让人猝不及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功夫熊猫》的成功在一次得到验证。仅満⾜浅层次的搞笑不做深层次的文化开掘,葬送的将是‮国中‬电影的前途和命运。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千万不要出现不幸而言中的结局。  M.baMxS.cOM
上章 伴着朝阳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