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
ps: 今天的第二更,求月票支持下,谢谢。
王观哪里敢忘,就算他忘了,想必周老等人也会在旁边提醒,督促。
“什么意思?”
不过,徐老倒是没听明⽩这个暗语,或者说有些明⽩了,所以想问个清楚。
“没什么意思,继续看书。”
与此同时,周老笑道:“万历年间的博古图,图文并茂,又印得十分清晰,最重要的是没有虫蛀脫页折皱的现象,也能够称得上是珍本了。”
“本来就是珍本。”
看到周老等人不想多说,徐老也没多问,而是微笑道:“不过,我从来不追求什么珍本、善本、完整本,只要是古籍,我都愿意收蔵。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古书非常珍贵,不像现在的书可以批量印刷,无限次出版,对于这些有一本少一本的古籍来说,经济价值只是次要的,将他们保护起来,这才是关键。”
“很对。”
一时之间,众人深以为然,十分赞同。华中文明之所以传承数千年没有中断,就是因为大家重史传书,典籍宏富,才能够把民族思想文化精髓传了下来。可以说,古籍是华中文化的宝库,每一本古书都值得细细研究。
有人蔵书,那是为了炫耀,表明自己的知识丰富;有人蔵书,单纯是趣兴爱好,以便时常翻阅,从中汲取更多的学问;有人蔵书,却是为了保护,传承文化。这是一种递进,一些事情总该有人去做的,不然的话,华中民族的传统文化,估计早就断绝了。
在看完了博古图之后,徐老又拿出了一套通鉴总类的古书。讲述的是历史故事。另外还有昭明文选、三国演义等等,无论是正统文学,还是通俗读物,他都有收蔵。毕竟古代的通俗读物,能够流传到现在,都可以称得上是名家著作了。
最典型的例子,自然就是四大名著了。这些著作,在当时还被归于**之流,但是大家都知道人

,越噤的东西。反而传播得越快。经过了几百年的沉淀,自然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以至于现在的许多人,都靠这几本书混饭吃。
当然,徐老的收蔵之中,不仅是这些珍贵古籍而已,另外还有一些黑老虎。
以前说过了,所谓的黑老虎,那是碑刻墨拓俗称。主要是碑刻拓本制假手法多。辨别真伪难,防不胜防,稍有疏忽便会上当,似被老虎咬了一口。不过徐老收蔵的墨拓。却有几分稀奇,并不是单纯的碑刻,而是一些奇异的图案。
“奇了怪了,这是什么?”
此时。周老拿起一页墨拓,仔细研究了片刻,却不得其解。微微皱眉道:“这种纸的纸⾊如⻩⽟,质似童肤,应该是明代內府权贵比较常用的金箔纸。而且拓本墨⾊如蝉翼,应该是蝉翼拓无疑。问题在于,拓的是什么东西?”
“周兄,你也有看不懂的时候。”徐老笑了,颇有几分得意。
“不懂就不懂。”周老坦然道:“天下学问灿若繁星,我们常人穷经皓首,能够了解其中一小部分,就⾜够

欣鼓舞了,怎么敢说经天纬地,知晓一切。”
“也是。”
徐老赞同点头,但是也没有急着揭示谜底,而是让其他人观看、揣摩。
王观等人自然颇为好奇,纷纷围过来打量,只见墨拓发乌,然后形成了一些斑驳的痕迹。乍看之下,只见这些痕迹杂

无章,但是仔细研究,又感觉有什么规律。
研究片刻之后,大家觉得十分莫名其妙,纷纷头摇表示不清楚这是什么玩意。
“徐兄,不要卖关子了。”
适时,周老催促道:“说说看,这是什么拓片?用这样珍贵的金箔纸拓印的东西,应该不简单吧。”
“嗯,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徐老认同道:“所以我就收上来了。”
“咦?”
一瞬间,周老若有所思道:“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也不清楚拓印的是什么东西。”
“呵呵,你说对了。”
这个时候,徐老不好意思笑道:“你们几个大专家都看不明⽩,我怎么能够清楚,就是认得这纸是明代內府金箔纸,所以就买下来了。”
“诶…”
一时之间,周老等人纷纷头摇。
“换成是你们,你们也会这样。”
徐老自得道:“买家不知道这是金箔纸,更不清楚拓的是什么,就以一个十分低廉的价格让给我了。抛开其他不提,单纯是这纸的钱,就⾜够我赚回来了。”
“难怪…”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捡漏了。古纸本来就有极大的升值空间,更何况是十分珍贵的明代內府用纸,那是供应皇室的贡纸,价值肯定不低。不管拓的是什么,纸质的本⾝就⾜够值钱了。当然,如果拓印的东西⾜够珍稀,那么价钱肯定要翻上好几倍。
“说起来,这些拓片,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所谓人多力量大,又研究一会之后,有个专家迟疑道:“在故宮的资料之中,好像也有类似这样的东西。”
“真的?”徐老眼睛一亮,倒也不怀疑。毕竟故宮之中的典籍浩如烟海,有类似的东西一点也不奇怪。
“应该是吧。”那人不确定道:“你们也知道,类似于这种莫名其妙,没有明确分类的东西,在研究不出结果的情况下,很容易搁到角落里保管存放。我也是在整理的时候,偶尔看见了,却没往心里去。”
“既然这样,回去的时候,再翻来看看。”周老随口道:“有结果了,再告诉你。”
“好…”
徐老轻轻点头,也颇有些理解周老等人。毕竟故宮的东西太多,每个专家研究的方面又不一致,不清楚其中的状况也正常。
“其实…”
与此同时,王观迟疑道:“大家不觉得,这好像是⻳甲的纹理吗?”
“⻳甲纹理?”
一瞬间,众人愣了一下,随之又重新打量起来。
片刻之后,周老立即头摇道:“不对,⻳甲的纹理是一片一片的,呈规则的边角状,而这些则是线条,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小点,与⻳甲纹理完全不一样。”
“周老,我敢这样说,肯定有几分把握。”
就在这时,王观取来几页拓片,然后铺开摆放起来,再示意道:“在我看来,这几页拓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应该是在一大块⻳甲上拓印,然后分成一页页纸。”
王观摆了几页纸之后,其中有两三页是衔接起来的,正好出现了一个轮廓,一个⻳甲片的轮廓,自然也证实了他没有撒谎,墨拓真的可能是⻳甲。
“咦。”
看了一眼,周老等人自然更加惊诧。因为从轮廓来看,拓印的⻳甲实在是不小,单单是一个甲片就有盘子那么大。由此也可以推断,整个⻳甲大得惊人。最重要的是,既然能够证实东西是⻳甲,那么在⻳甲片上的那些线条与小点,应该是后刻上去的…
“河图洛书?”
想到这里,徐老脫口而出。一时之间,其他人也颇有几分认同。没有办法,毕竟在国中人的印象之中,在⻳甲上刻了图文的东西,不是甲骨文,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图洛书了。
洛图洛书是什么,那是国中研究了几千年,都没有办法完全破译的奥秘。
《易经?系辞》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学者通常将这几句话解释为,古时⻩河出现背上有图形的龙马,洛⽔出现背上有图形的神⻳。伏羲依据龙马上的图形画出八卦;大禹依据神⻳上的图形制订九畴,就是治理天下的九类**,其中包括治⽔的方法。
据传说早在洛⽔神⻳出现之前,大禹的⽗亲鲧在奉尧之命治⽔时,有一群乌⻳接连不断地呼叫拖尾而过,在地上留下痕迹,鲧就是

据这样痕迹,想到了筑堤防⽔的办法。虽然由于堵不如疏的原因,鲧治⽔最终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却为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外还有神话传说,在远古大洪⽔时,人类皆为大洪⽔淹没,天下只剩兄妹二人,是巨⻳救了他们,人类才得以繁衍。
总而言之,河图洛书那是国中神秘学的源头。
而且古人一直相信,在⻳甲之中蕴蔵了天地的奥秘。在有关⻳的最早文献中,就把⻳甲的上盖比作天,下盖比作地,将⻳甲看作是天地的缩微。
⻳是上应天星的神物,所以有灵。⻳背有纹理,古人认为这种纹理乃天意所授,蕴含着神秘莫测的內容,只有圣人才能参透其中的秘密。
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天意将垂象,神⻳出负图。也就是这样的原因,所以在故老相传的四灵之中,只有⻳是唯一的实物。另外什么青龙、朱雀、麒麟之类的,都是想象中的生物。
千年的八王,万年的⻳,能够活得这样长久,⻳自然也成为了长寿的象征。只不过由于孔夫子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加以延伸之后,才让乌⻳成为了骂人的话。
“还是年轻人机灵,反应够快。”
与此同时,周老看了眼王观,一脸赞许的表情。
“没错,还是年轻人脑子转得快啊。”徐老也一样感叹起来,东西在他手中好几年了,可是却没看出什么端倪,人家只是稍微打量就有了判断…
年轻,真好!(未完待续。。)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