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古剑端倪
ps: 三更了,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晶?”
⽔精和⽔晶同音,王观和俞飞⽩自然听岔了。
不过,听到钱老解释,这是精气神的精,王观依然

惑不解:“钱老,古代的⽔精,好像也是现代⽔晶的意思吧。”
“这话倒是没错。”钱老点头道:“毕竟

据现代词汇解释,不管是⽔精,还是⽔⽟,或者⽔碧、⽟瑛,都是指现代的⽔晶。”
“哇,这么多别称。”俞飞⽩眨眼道:“我觉得⽔碧这名称好像不错。”
“不仅是几个别称而已,另外还有黎难、晶⽟、菩萨石、马牙石、眼镜石、放光石、千年冰、⾼山冻、鱼脑冻等等名称。”钱老科普起来。
王观微叹之余,也有些好奇道:“可是听您老的意思,古代的⽔精,似乎与现代的⽔晶好像有什么区别?”
“大体还是相同的,但是确实有几分细微的区分。”
钱老笑道:“你们也知道,古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含糊。或者说由于认知程度不够,总是喜

把类似的东西笼统地归成一大类。大部分的⽔精,肯定是指⽔晶无疑。但是其中肯定有极少数的⽔精,与⽔晶不是一回事。”
“五⾊笔的材料就是这样?”俞飞⽩好奇道:“古人有这方面的记载?”
“这是当然。”钱老笑道:“唐代诗人王建,曾经作过一首⽔精五绝诗。映⽔⾊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在我看来,说的应该是这种东西了。”
“有吗?”俞飞⽩挠头道:“我怎么听起来,还是在形容⽔晶。”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钱老淡然笑道:“你觉得是在描述普通⽔晶,我却觉得这是五⾊笔的材料。属于古人说过的⽔⽟精华,所以比⽔晶通透,又夹带了⽟的质感。”
“⽔⽟精华…”
俞飞⽩琢磨起来,点头笑道:“这个词好,比⽔精好听多了。”
“名称只是一个代号,也不用怎么计较。”
此时,钱老轻笑道:“关键还是这件东西承载的文化价值,分量太重了。将近两千年的文化积累,直接使得这支笔成为了无价之宝。”
“没错。”王观深以为然,且不提东西本⾝的价值。单单是千古文人的寄托,⾜够让五⾊笔的经济价值爆棚,难以估量。
就好比大名鼎鼎的传国玺,东西说⽩了就是一块宝⽟雕刻的印章罢了。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东西也逐渐的神化,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国宝神器。
如果真有人把传国玺拿出来卖,那么成

价格⾼达几十上百亿,估计也没人觉得夸张。或者还觉得卖便宜了呢。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
“反正,你又拣了一个便大宜。”
此时,俞飞⽩叹气道:“这事要让龙虎山的人知道。肯定后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互利互惠,互惠互利。”王观笑逐颜开道:“如果不是我,五⾊笔估计还待在大笔之中明珠暗投,现在让我发掘出来。也算是大功德吧。”
“少卖乖。”俞飞⽩撇嘴道:“闷声发大财就好,胡

张扬会遭报应的。”
“我肯定很低调,还特意请求张老不要传扬出去呢。”王观笑着说道:“不过这话在你嘴里说出来。我怎么听着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滚。”
俞飞⽩没好气瞪眼,他当然能听得出来,王观这是在调侃自己。毕竟相对来说,他才是最张扬的那个,一但得到了什么宝贝,恨不能敲锣打鼓弄得天下皆知。
“知道什么叫做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吗?”
此时此刻,俞飞⽩气呼呼道:“你得到了两件宝物,按照事不过三的铁律,那么第三件东西肯定要悲摧。”
“听这话的意思…”钱老有几分惊讶:“王观你还带别的东西来了?”
“没错。”
俞飞⽩直言不讳道:“在汉中的时候,他不仅收获了荧光树指而已,另外还买了一把汉代古剑,说是名剑⾚霄。我觉得不像,他却十分肯定。”
“⾚霄?”钱老又惊又喜:“真的?”
“不好说。”
既然已经说开了,王观也不管什么惊喜了,直接在行李袋中把古剑拿出来。由于古剑没有剑鞘,而且由于剑锈还在,加上时间比较仓促,他也懒得去定做剑鞘了,直接用厚布把剑⾝

起来就行。
此时,王观一边开解

绕的厚布,一边解释道:“我觉得这是⾚霄,然而剑⾝的锈痕又太厚了些,飞⽩觉得这与他想象中的⾚霄截然不同,所以坚决不承认。”
“这当然了。”俞飞⽩振振有词道:“你看看,无论是大夏龙省刀,或者龙鳞匕首,以及工布剑,品相都不差,哪里有什么锈痕。名剑之所以是名剑,那是由于它的品质超群,千年不朽是基本的能力…”
俞飞⽩这话倒不是強词夺理,相反还有几分道理。毕竟古代的名刀名剑,绝对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经得住考验,才会留下诺大的威名。也就是说,质量肯定有保证。从这个观点来看,充満了锈痕的古剑,确实与传说中的⾚霄差别很大。
“锈痕厚薄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
然而,钱老却头摇道:“不要把名剑神化了,质量再好的兵器,如果保存不当,置⾝于恶劣的环境之中,那么严重腐朽也不奇怪。”
“这倒也是…”俞飞⽩点头之余,也皱眉道:“可是这剑,锈痕太严重了…你看,一拿出来,就哗啦啦的掉锈。”
哗啦啦这个形容词,肯定是夸大其词。不过王观把古剑搁在桌子上的时候,剑⾝上确实掉了点儿红⻩⾊的锈屑。
“我先看看。”
适时,钱老认真打量,看清楚古剑的模样,也有些理解俞飞⽩的心情。毕竟在史籍资料之中,关于⾚霄剑的描述十分精妙绝伦。
“绣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的寒光

人、刃如霜雪、光采

人。”
“刘邦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宝剑,铭曰‘⾚霄’,借以斩⽩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诸如此类,等等或是传说,或是演绎的文献资料,完全可以把整个房间堆満。就是这样,大家对这剑的期望值,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现在看到这把不起眼的古剑,很有可能就是⾚霄,自然有一种幻想破灭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俞飞⽩选择逃避现实,不承认这剑是⾚霄,那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至于钱老,毕竟已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坚強。看到这把古剑,也没有多少失望的情绪,反而以旁观者的心态,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
乍看之下,钱老点头道:“剑的形态有谱,虽说⾚霄是汉剑,实际上应该可以归类于秦剑的样式。毕竟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他就得到⾚霄剑了,所以严格来说,⾚霄应该是秦剑。我们所说的汉剑,其实是在秦剑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成型。”
“如果说,这把剑是汉剑的形制,那么也不需要我费劲了,完全可以断定这不是⾚霄。现在嘛,还需要继续研究。”
说话之间,钱老轻手把古剑拿起来,可能是打算观看剑上的剑铭。然而左右观看却发现剑⾝上的剑铭,已经被厚厚的锈斑遮挡住了,什么也看不清楚。
“钱老,你也注意到了吧。”俞飞⽩连忙示意道:“这锈是不是超厚?”
“我不是说了吗,锈的厚薄不是问题。”钱老随口道,手掌稍微掂量了下古剑的分量,然后取出⾼倍放大镜,一寸一寸的观察剑⾝锈斑。
“奇怪…”
打量片刻,钱老微微皱眉,好像遇到什么难题了。
“奇怪什么?”
俞飞⽩急忙追问起来:“钱老,是不是发现什么端倪?”
“嗯…”
钱老若有所思,没有急于回答,而是仔细研究锈斑。不仅是用眼看,另外还伸出手指头,稍微捏了点锈屑挲摩。
“钱老…”
过了一会儿,俞飞⽩忍不住了,又开口催促道:“到底有什么发现,好歹给个回复啊。这样吊人胃口,那是很不道德的事情。”
“别急呀,钱老还在研究,再等等…”
王观虽然比较淡定,不过也难免有几分期待。毕竟如果钱老有什么发现,可以证实这是真正的⾚霄剑,那么也让他省去许多工夫。
在王观的劝说下,俞飞⽩只好继续忍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俞飞⽩的耐

即将消磨殆尽的时候,钱老终于开口了,抬头示意起来:“王观,去倒杯热开⽔来。”
“…哦。”
王观一怔,又立即反应过来,连忙按照钱老的吩咐,飞快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回来。把开⽔搁在旁边桌子之后,他也有几分惊喜

集和

惑不解:“钱老,您这是打算做什么?”
“难道说是用热开⽔洗剑?”俞飞⽩也随之猜测起来。
“差不多吧。”
钱老一笑,却不是在洗剑,而是在剑⾝上轻轻刮落一些锈屑洒到杯中。杯中是⾼温热⽔,锈屑洒落进去,瞬间就化开了…(未完待续。。)
m.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