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恶汉 下章
第一九六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
 经进⼊了九月,气温陡然降低。

 早先时,还可以把天气称之为凉慡宜人,可现在,却已经让人感到了一丝丝寒意。

 长乐宮门外,不时看到小⻩门进进出出,有一股浓浓的药味,在空气中弥漫。

 薰皇后抱着协王子,何皇后牵着辨王子,神情格外的紧张。

 这已经是⼊秋后,汉帝第九次昏倒。事实上在七月的时候,汉帝的⾝体就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小状况。不过有太医及时治疗,始终没有造成太大的动响。只是这一次,听说是在观御花园时,突然昏了过去,太医从未时进去,如今已经酉时,还不见出来。看起来,情况有些严重,这让薰皇后与何皇后,心里都忐忑起来。

 长乐宮门口,有上军校尉硕,带人保护,守卫森严。

 何皇后与董皇后几次要求进去,但都被硕拒绝了。这两位大汉朝地位最⾼贵的女人,偏偏还拿硕没办法。二人都清楚,整个皇宮之中,只有一人能指挥硕。

 汉帝!

 若非汉帝的命令,硕怎敢态度如此強硬。

 看看天⾊,都已经黑了。

 硕上前说:“太后、皇后…天已经戌时了,您二位在这里也等了很久,深秋夜寒,别让两位殿下受了风寒,还是先回去吧。这边一有消息,奴婢立刻通传。”

 何皇后与董皇后看了看两个王子。

 辨王子这两年因经常锻炼,故而看上去很健壮。

 而协王子的年纪还小,这深夜的寒气袭来。让他颇有些抵挡不住。

 薰皇后心疼协王子。当下点头答应。何皇后则见薰皇后走了,也就带着辨王子回去。

 见两位皇后都走了,硕长出了一口气。

 忧心忡忡地站在长乐宮门外。等待着太医地消息。

 守卫长乐宮的,是硕这一年多来训练出的西园新军直属部曲。对于这支人马,硕可说是费尽了心⾎。不但配备了大汉朝最好地兵器、铠甲,就连军饷也是最⾼。同时,为了避免这支人马为他人收买,从从基层军官开始。全都是他从大內深宮中精挑细选,认为是忠心可靠的小⻩门。

 在硕看来,那些士大夫又怎会拉下脸,来收买阉寺。

 上军司马潘隐,是硕的同乡,也极受硕的信赖。看硕心神不宁的来回走动,潘隐忍不住上前,低声的询问道:“硕公。太医进去这么久了,皇上是不是…”

 “不要胡说八道,该问地问,不该问的。就不要问,省的丢了命。”

 平⽇里。硕对潘隐说话还是比较客气。但这一次,却声⾊俱厉,吓得潘隐不敢开口。

 看得出来,硕确实很忧心。

 “硕公,皇上请您进去。”

 正当硕烦躁不安的时候,有一个小⻩门偷偷的溜了过来,在硕耳边轻声说道。

 硕立刻整理⾐冠,掸了掸袍服,深深的昅了一口气。

 绝不能让皇上看出自己的软弱。硕想到这里,故作威武形容,大步流星的进⼊长乐宮內。

 汉帝正侧卧龙榻,双目微闭,脸⾊蜡⻩。

 太医上来,轻声道:“硕公,皇上怕是…”

 “怎会如此?”

 “皇上地病子,应该是在去年雍丘时留下的。当时受惊过度,又加之在雪地之中…后来经调养,延缓了一些,可不成想,秋⽇起萧瑟,野火烧枯桑,就引发了旧疾。”

 该死的士子…

 硕恨恨的顿⾜,却惊醒了假寐中地汉帝。

 “是硕吗?”

 “奴婢在,皇上感觉好点了吗?”

 汉帝睁开了眼睛,看到硕就在榻前,心中一阵温暖:“此时,也只有硕陪着朕啊。”

 说着话,他使了个眼⾊。

 硕心领神会,立刻起⾝摆手,示意两边宮女侍从全部退开。

 “硕,朕不行了!”

 汉帝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我已决意,命协继承帝位,还要请你帮忙。”

 硕连忙道:“皇上,您可别这么说。只要是您吩咐,奴婢万死不辞。”

 “杀了国舅,为朕杀了国舅…国舅不死,只怕协无法坐稳皇位。朕这里有一份诏书,你可凭此诛杀国舅。若事不可为,就密令凉州董卓⼊京,朕已经做好了安排…可惜,朕地虎狼之将不在,否则就大可不必费此周折…硕,朕就

 硕心里一阵犹豫。

 这种事情,可说是凶险甚多。弄个不好,就会尸骨无存。

 也难怪汉帝会这样急迫,原本依照着他的计划,等董俷组建了虎贲郞,合并南北宮卫,加上骠骑将军董重在旁边策应,⾜以削了何进的权利。可偏偏,他的⾝体…

 唯有兵行险招了!

 张让等人,汉帝虽然信任,可并不是很放心。

 十常侍过于油滑,缺少杀戈决断,不⾜以成事。周围人,蔡为一介书生,也难当重任。唯有硕,虽五体不全,却执掌兵马,是个很果断的人。最重要的是,汉帝了解硕。这是个极为忠诚的人,只要他答应这件事,则大事就可以成就。

 目光灼灼,凝视硕。

 硕后背寒气直冒,心里明⽩,若不答应的话,只怕会立刻被杀。

 但是答应了,凶险又太⾼…

 沉昑片刻之后,硕一咬牙,点头道:“皇上放心,奴婢定不负皇上的厚望。”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汉帝蜡⻩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你别担心,朕已经有了妥当的方法。趁着朕还在,你密令部曲埋伏于长乐宮中。朕会命人传递诏书。让何进前来觐见。你趁此机会。将他…而后立刻与董重收了他地部曲。”

 这主意,听上去不错。

 “奴婢遵旨!”

 硕这一次回答地非常⼲脆,没有半点拖泥带⽔。

 “你以为。谁去传旨比较合适?”

 —

 硕沉昑了片刻“奴婢推荐一人,上军司马潘隐为奴婢的心腹,可担当此任。”

 “既然如此,宣潘隐觐见,你下去安排吧。”

 “喏!”

 硕做出赳赳武夫状。揷手行礼。当他走出长乐宮门的一刹那,冷风让脑袋一下子清醒起来。

 他很快地就计算出了这里面的好处。

 若能办成此事,以后可就是协王子的近臣了。张让?滚一边去,今后这大內深宮,当是我硕的天下。越想越觉得得意,忍不住嘿嘿笑了两声。但旋即就发现自己有些失态,硕连忙扳起了面孔,按照汉帝的吩咐。下去安排那击杀何进的事情。

 潘隐得了圣旨,走出长乐宮。

 见周围人马走动频繁,他心里猛然咯噔了一下。

 联想到刚才汉帝说话时那有气无力地样子,一丝丝明悟。却奇异的浮上了心头。

 难不成,皇上要杀遂⾼?

 这是潘隐的一个小秘密。甚至连硕都不知道。

 早年潘隐尚未遇到硕之前,曾落魄至极。有一次险些饿死在街头,幸好被何进救了命。当时的何进,也是刚进,到处都是对他不屑一顾的目光。表面上似乎很荣耀,可实际上…也就是在那天,一个落魄的乞丐,和一个落魄的皇亲国戚,奇异的集在了一起。第二天醒来时,皇亲国戚不见了踪迹,却留下了一袋子五铢钱。

 后来,潘隐⼊宮,遇到了硕。

 在偶然地机会中,又一次见到了何进。

 只是当时的何进,已经认不出了潘隐。但潘隐却无法忘记,那个曾救了他一名的家伙。

 地位越来越⾼,潘隐仿佛忘记了何进的存在。

 可那一份感之情,却始终蔵在了心中。

 敏锐地觉察到,何进会有危险。潘隐犹豫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

 ******

 已经过了亥时,何进还没有休息。

 正独坐于书房中,和他的兄弟何苗促膝长谈。

 话题,自然围绕着十常侍地问题。

 这些⽇子以来,袁绍等人几次提出了铲除十常侍的计划,但何进一直都犹豫不决。

 不错,十常侍的确是威胁到了他的权利。

 可事实上,正因为有十常侍的存在,才使得士人们围绕在他的⾝边。

 何进需要这些士人,来装点他的门面。可他不知道,如果阉寺不在,士人们还会跟随他吗?

 就这个问题,他与何苗烈的辩论起来。

 何苗对何进的想法很不屑“兄长既然知道那些士人为何依附与你,又为何非要杀张让他们?莫非兄长忘记了,当年妹妹刚⼊宮中,没有张让他们的帮忙,如何有你我今⽇的荣耀?小弟以为,做人当要有感恩之心,不可以做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

 何进一蹙眉,对何苗的这番话,感到非常不⾼兴。

 你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是小人吗?

 “怀⾼,你说的固然有理,可有些事情,你也应当明⽩。士子力量,不可小觑…特别是那些百年大族,更是这大汉的基。若坏了他们…我也不想如此,可是眼看着董仲颍羽翼丰満,又有蔡等人帮助,东观士子,十有八九会投靠于他。若我不能招揽士子,他⽇又如何应对薰卓的咄咄人?此事非我所愿,实乃时势所迫。”

 怀⾼,是何苗的表字。

 闻听何进这么说,他冷笑一声:“那又能如何?兄长难道忘记了当年你初来,那士人们的态度吗?难道兄长忘记,长史王谦,又是如何落了你的脸面吗?兄长既然知道董仲颍羽翼丰満,何需与他对抗。他和我们一样,都是良家子出⾝,更应该相互依持。相互帮助。兄长若是真的和那董卓对抗。只怕最后便宜了那些士人。”

 何进闻听,面颊剧烈的菗搐。

 何苗地话正说到了他地心坎上,那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当年他来到。继续想站稳脚跟。最迅速的办法,就是和当地望族联姻。

 何进看重时任长史地名士王谦,想把女儿嫁给王谦的儿子。这王谦是什么人呢?他的⽗亲王畅,是汉帝初年人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当时名満天下的八俊之一。

 王谦,王畅。也许您还是不悉。

 但如果提起另一个人,也许您就听说过了。在原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就是王谦地小儿子。

 试想,这样一个世族家庭,怎会与何进结亲?

 别看何进是皇亲国戚,可在王谦的眼中却狗庇不是。在何进上门求亲的时候。王谦嗤之以鼻,坚决的回绝了这门亲事。可想而知,当时的何进是多么的尴尬。有一段时间甚至不敢出门,因为害怕遭到路人的聇笑。

 时间过去了。王谦如今已经是个⽩⾝,而何进却成了掌控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何进要表现心广阔。自然不好却为难王谦。

 但这并不代表,何进就会忘记了当初地那一段屈辱时光。

 何苗的话,让何进心动了…

 “老爷,门外有宮內来人,说是故人求见。”

 故人?

 何进诧异不已,我何时在宮內有故人?

 当下命家仆把来人请进客厅,他让何苗在书房等待,自己则往客厅走去。

 潘隐端坐太师椅上,心情非常的紧张。

 若是何进再晚进来半步,也许潘隐就要改变主意。

 “何公,还记得小人吗?”

 何进走进客厅,潘隐起⾝询问。心里想:若是他说不记得,

 就当作不认识他。

 哪知道,何进看着潘隐,皱着眉,陷⼊沉思。

 “你…啊,我想起来了,十二年前,百花桥下…”

 也许冥冥中有天意如是,何进竟然真的想起了潘隐是谁。看着⾐着光鲜地潘隐,何进不由得生出了一种亲切感。

 潘隐的心中,也不由得一暖。

 “十二年不见,何公可安好?”

 何进连忙让潘隐坐下“当年进最落魄时,那‮夜一‬怎会忘记?后来我还派人去找你,但是却…真抱歉,我已经记不起你地名字…只是你怎么跑去了皇宮当差?”

 “这个说起来,可就一言难尽了。”

 潘隐通报了自己的名字,却让何进又是一惊。

 他自然知道这个人,只是没有见过。那可是硕的司马,怎么大半夜跑来和我诉友情吗?

 何进诧异的看着潘隐,想问,又不知如何开口。

 潘隐道:“大将军如今享尽荣耀,隐亦不愿来攀附。只是,大将军现在将有命之虞,隐实不忍见大将军送命,故而前来警告。”

 何进忙起⾝“但不知某有何凶险?”

 “皇上…”潘隐本想说,皇上想要杀你。可话到了嘴边,却犹豫了。这样做,是不是对不起硕呢?

 当初⼊了宮中,亏得硕护持,他才有了今⽇。

 若是…

 “潘公,为何闭口不言?”

 潘隐咬了咬牙,轻声道:“皇上要杀大将军,派小人前来宣读诏书。若大将军此时进了长乐宮,定然会被杀死。隐特来告知,万不可⼊宮,请大将军自行斟酌吧。”

 何进脑袋嗡的一声响,有点手⾜无措。

 “皇上,皇上为何要杀我?”

 “皇上估计已经下定决心,立协王子为帝。”

 “什么?”

 “而且皇上的⾝子也不行了,据小人观察,估计难以拖到天亮。”

 何进闻听,不由得呆愣住了…

 “大将军,小人有皇命在⾝,不敢久留。总之,请大将军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潘隐说完,起⾝告辞。

 何进送走了潘隐,脸⾊突然变得铁青。

 “立刻命袁绍、曹前来见我。”

 何进吩咐了家人,转⾝来到了书房,把刚才潘隐所说的话,都转述给了何苗。

 何苗也不噤吓了一跳。别看他平⽇与何进对着⼲,可毕竟是一家人,他又怎能不顾兄长的死活。何进在,辨王子为帝,则何家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如果…

 何苗不敢去想。

 这噤宮之中的残酷,他可是非常清楚。

 如果真的让协王子成了皇帝,只怕何家就难以保全了。

 “兄长,你看该如何办呢?”

 “潘隐说,皇上拖不到天亮,我就信他一次。不过,我们要在天亮前,把此事解决。若是协成了皇上,我们就没有活路了。当快刀斩⿇,拥立辨为皇上才行。”

 “那要如何做?”

 “怀⾼,你与北宮悉,可立刻前往永安宮,找妹妹,让她把鸾卫营调拨给你指挥。同时,让她以皇后的名义,命令北宮卫打开宮门,并封锁一些消息。我等如今也只有破釜沉舟,強行让辨登上皇位。唯有这样,我何家的荣华富贵才能保全。”

 何苗当下点头称是,转⾝就走了。

 一下子做出了这么一系列的决定,何进的脑袋,不免感到了一丝昏沉。

 在书房里呆坐,平复动的情绪。

 这时候,有管家前来,轻声道:“老爷,人都已经来了!”

 “取我盔甲来!”

 何进说完,站里起来。

 有下人过来,为他穿戴盔甲。

 收拾利索之后,何进的脑袋也已经变得格外清醒。

 他手扶宝剑,大步流星的走向客厅。这一路上,还想着如何与众人说出他的打算。

 客厅中,有三十多人肃立,看上去令客厅有些拥挤。

 一个个都睡眼朦胧,显然是被临时叫起来,故而都还没有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诸位大人,进要宣布一件事。”

 看到何进顶盔贯甲的进来,曹心里一咯噔,有一丝不详的预兆。

 “陛下,已驾崩了!”

 “什么?大将军,你说什么?”

 袁绍惊声呼喊起来。但怎么听,都不像是有悲伤之意,相反似乎还有一些惊喜。

 何进还不能说是汉帝没死,否则这事情就只是针对他一人,而非是针对其他臣子。

 他很満意众人的反应,当下接着道:“陛下驾崩,未立太子,理应有嫡长子辨继位。然有阉寺硕,仗着手握西园新军,竟生出独揽朝纲的险恶用心,将我等除掉。今⽇召集诸位大人,进是要听听你们的意见。”

 你都这一⾝打扮了,还听个庇的意见?

 曹心里嘀咕,抢先一步站出来“既然如此,我等应正君位,除阉寺,万不可落了那硕的后手。”

 何进闻听,顿时笑了。

 “谁敢与我正君讨贼?”

 袁绍⾝而出“绍愿随行!”

 何进大喜“本初果然有胆略,我可调拨羽林军三千供你指挥,随我一同⼊宮。”

 曹怎能甘居人后,当下也站出来:“大将军,麾下尚有新军一千,愿与大将军。”

 “孟德,果然英雄。”

 何进说罢,立刻命令曹和袁绍去点齐人马,同时有让荀攸、郑泰做好奉新君的准备。

 一应安排妥当之后,他握紧肋下宝剑。生还是死,就看接下来的这两个时辰了…  m.BAmxS.Com
上章 恶汉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