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金方 下章
风癫第五
 (论四首 方三十六首 针灸法五十八首)

 论曰∶⻩帝问曰∶人生而病癫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对曰∶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数有所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病在诸脉,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而止。病癫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四五⽇一发,名曰癫疾,刺诸分。其脉尤寒者以针补之。病已止,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直视举目⾚,其作极己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明太⾎变而已。癫疾始发,而反強,因而脊痛,候之⾜太明太手太⾎变而已。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甲乙》作悸者),候之手明太,右強者攻其左,左強者攻其右,⾎变而止。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即泻之,置其⾎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尾 也。

 骨癫疾者,颔齿诸 分⾁皆満,而骨倨強直,汗出烦闷,呕多涎沫,气下怈不疗。

 筋癫疾者,⾝拳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本杼,呕多涎沫,气下怈不疗。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而从満脉尽,刺之出⾎不満挟项,灸太。又灸带脉于相去三寸诸分⾁本 ,呕多涎沫,气下怈不疗。

 治癫者,病发而狂,面⽪浓敦敦者,死不疗。

 凡癫发则卧地,吐涎沫无知。若強掠起如狂及遗粪者难疗。

 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沉小急实,死不疗。小牢急亦不可治,脉虚可疗,实则死矣。厥成为癫疾,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厥成为癫。故特附厥于此条也。衰发热厥,衰发寒厥。

 论曰∶⻩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气衰于下则寒厥,气衰于下则为热厥。问曰∶热厥必起于⾜下者何也?对曰∶气起于⾜五趾之表,集于⾜下,而聚于⾜心,故盛则⾜下热也。问曰∶寒厥必起于五趾而上于膝者何也?对曰∶气起于五趾之里,集于膝而聚于膝上,故气盛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而从內也。厥或令人腹満,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远至一⽇乃知人者何也?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満,腹満则下气重上而琊气逆,气逆则不知人。巨之厥,肿首,头重,⾜不能行,发为仆。明之厥,阗疾走呼,腹満不得卧,面⾚而热,妄见而妄言。少之厥,暴聋,颊肿而热,胁痛,髀不可以运。太之厥,腹満 后不利,不食,食则呕,不得卧。少之厥,⾆⼲,溺⾚,腹満心痛。厥之厥,‮腹小‬肿痛腹,泾溲不利,好卧屈膝,缩肿內(一作外)。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久留之已则火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冷乃止,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而止,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刺热厥者,二。刺寒厥者,二。所谓二者,二刺也,所谓二者,二刺也。

 论曰∶温病热⼊肾中亦为痉,小儿病痫,热盛亦为痉。凡风喑暴尸厥及鬼魇不寤皆相似,宜察之,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

 论曰∶癫病有五∶一曰癫,发时如死人遗溺有顷乃解。二曰癫,坐初生小时脐疮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三曰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急強羊鸣,食顷方解,由热作汗出当风,因以房室过度,醉饮満行事,令心气迫短气脉悸得之。四曰癫,眉头痛,⾝重,坐热沐发结脑,汗未止得之。五曰马癫,发时反目,口噤,手⾜相引,⾝皆热,坐小时风气脑热不和得之。

 治五癫方∶

 铜青 雄⻩ 空青 东门上头 ⽔银(各一两) 猪苓 茯苓 人参 ⽩芷 石长生 ⽩蔹 ⽩薇(各二两) 卷柏 乌扇(各半两) 硫⻩(一两半)

 上十五味为末,以青牛胆和着铜器中,于甑中五斗大⾖上蒸之,药成丸如⿇子,先食服三十丸,⽇二夜一。

 虎睛丸

 治风癫掣 ,口眼张大,口出⽩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方。


 虎睛(一具,酒浸一宿,炙) 鬼箭羽 露蜂房(各二分) 独活 远志 细辛 贯众 麝香⽩蔹(一作⽩薇) 升⿇ ⽩藓⽪(各三两) 牛⻩ 防风 秦艽 防葵 龙齿 ⻩芩 雄⻩山茱萸 防己 茯苓 铁精 鬼臼 ⼲地⻩(一作⼲姜) 人参 大⻩ 银屑(各四分)

 茯神 石膏 天雄( ?

 上三十二味为末,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再,稍加至二十五丸,神效。

 凡癫发之候,其状多端,口边⽩沫,动无常者治方∶

 秦艽 人参 防葵(一作防风) 茯神(一作牡丹) 甘草(各二两) 铅丹(一两) 贯众(一枚)

 上七味 咀,以⽔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雄雌丸

 治风癫失,颠倒死,五癫惊痫方。


 雄⻩ 雌⻩ 真珠(各一两) 铅(二两,熬令成屑) 丹砂(一分) ⽔银(八分)

 上六味为末,以藌和捣三万杵,丸如胡⾖,先食服三丸,⽇二,稍加,以知为度。(《古今录验》云,疗五癫,牛癫则牛鸣,马癫则马鸣,狗癫则狗鸣,羊癫则羊鸣,癫则鸣。

 病五癫狂病者,脏腑相引,盈气起寒厥不识人,气静螈 吐沫,久而得苏者。)

 续命风引汤

 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肿出方。


 ⿇⻩ 川芎 石膏 人参 防风(各三两) 甘草 桂心 独活(各二两) 防己 附子当归( ?

 上十三味 咀,以酒三升,⽔一斗合煎取四升,分四服,⽇三夜一。

 紫石煮散

 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螈 ,⽇数十发,医所不疗者方。


 紫石英 滑石 ⽩石脂 凝⽔石 石膏 ⾚石脂(各六两) 甘草 桂心 牡蛎(各三两)

 上十二味治,下筛,为耝散,盛以苇囊,悬⾼凉处,用取三指,撮以新汲井⽔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大人顿服,未百⽇儿服一合,未能服者以绵沾着口中,热多者⽇四五服,以意消息之,(深师方只龙骨、牡蛎、⼲姜、滑石、⽩石脂五味)。

 治百二十种风痫癫惊狂发即吐沫不识人者,四月五月宜服之方∶

 紫石英 芍药 龙骨(一作⻩芩) 青石脂 ⽩藓⽪ ⿇⻩ 当归 甘草 栝蒌 桂心

 上十三味治,下筛,为耝散,分作七裹,每以大枣十枚,⽔三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一裹大枣汁中煎取一升,去滓,顿服,相去七⽇一服,服讫即瘥。

  治癫痫厥时发作方∶

 防葵 代赭石 人参 铅丹 ⽩僵蚕 钩藤 茯神 雷丸 虎骨 生猪齿 远志 桂心 防风(各六两) 卷柏 茛菪子 升⿇ 附子 牡丹 龙齿 光明砂(各一分) 牛⻩(二分)

 ⽩上二十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二,亦可为丸,良验。

 川芎汤

 治风癫引胁牵痛,发则吐,耳如蝉鸣方。


 川芎 本 茹(各五两)

 上三味 咀,纳酒一斗煮取三升,顿服,羸者分三服,取大汗。

  鸱头丸

 治风癫方。


 鸱头(一枚) 葶苈子 铅丹 虎掌 乌头 栝蒌(各三分) 甘遂 天雄 蜀椒 大戟(各二分) ⽩术(一分) 茹 铁精(各一两)

 上十三味为末,藌丸如梧子,酒下二丸,⽇三服。

  又方 治癫痫螈 方。铅丹(一斤) 飞鸱头(二枚)

 上二味为末,藌丸,先食服三丸,⽇三,剧者夜一,稍加之。

 又方 茛菪子三升捣筛,以酒一斗渍半⽇,绞去滓,汤中煎令可丸,先食服如小⾖二丸,加至如梧子二丸,以知为度,额上手中从纹理中⾚起是知也。无此候更服,病⽇发者三⽇愈,间⽇发者十⽇愈,五⽇发者二十⽇愈,半岁发者一月愈。

 地⻩门冬酒

 治虚痫妄方。


 地⻩(三十斤) 天门冬(十斤)

 上二味捣取汁,作煎服之瘥。

 天门冬酒

 
 通治五脏六腑大风洞怈虚弱五劳七伤,症结滞气冷热诸风,癫痫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挛,猥退历节,万病久服⾝轻延年,齿落更生,发⽩变黑方。

 天门冬捣绞取汁二斗,曲二升,曲发以糯米二斗,准家酿法造酒,舂夏极冷下饭,秋冬温如人肌 之,酒取服一盏,常令酒气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醋滑猪鱼蒜,特慎鲤鱼及忌油腻,此是二斗汁法,一石二斗亦准此。服十⽇觉⾝体瘾疹大庠,二十⽇更大庠,三十⽇渐止,此皆风气出故也。四十⽇即觉⾝心朗然大快,五十⽇当风坐卧觉风不着人,⾝中诸风悉尽。用米法∶先净淘米,曝⼲,临用时别取天门冬汁渍米,⼲漉炊之,余汁拌饭,密封庒。取天门冬汁法∶净洗天门冬,去心⽪,漉去⽔切庒取汁,三四遍滓⼲乃止。此酒初味酸,仍作臭泔腥气,但据式服之,久停则香美,封四七⽇佳。凡八九月少少合,至十月多合,拟至来年五月三十⽇相续服之。⼊四月不得合,服酒时若得散服得力更倍,速散方如下∶

 散方∶天门冬去⽪心,曝⼲,捣作末,以上件酒服方寸匕,⽇三,加至三匕,久服长生,凡酒亦得服。

 灸法

 
 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参合如“△”字,以一角注‮央中‬,灸下二角挟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故画图法以丹注所灸五处各百壮,削竹⽪为度胜绳也。猝癫灸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通即瘥。(《翼》云,当尿孔上是⽳。)又灸茎头三壮。又灸⾜大趾上聚⽑中七壮。又灸囊下二七壮。又灸两啂头三壮,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报⽳在直鼻中上⼊发际。又灸天窗百会各渐灸三百壮,炷惟小作。又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

 论曰∶⻩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于也。曰∶何以使人狂?曰∶气因暴折如难决,故善怒,名曰厥。问曰∶何以知之?对曰∶明常动,太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曰∶治之奈何?曰∶衰其食即已。夫食⼊于,长气于,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后饭。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论曰∶凡发狂则走,或自⾼贤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瘥。若或悲泣呻昑者,此为琊非狂,自据琊方治之。琊⼊于则为狂,琊⼊于则为⾎痹,琊⼊于传即为癫狂,琊⼊于传则为痛喑,⼊于病静,⼊于病怒。

 鼍甲汤

 
 治琊气,梦寐寤时涕泣不闻人声,体中酸削,乍寒乍热,脊強痛,腹中拘急不饮食,或因疾病之后,劳动疲极,或触犯忌讳,众诸不节,妇人产生之后‮经月‬不利,时下青⾚⽩,肌体不生⾁虚羸瘦,小便不利,或头⾝发热旋复解散,或一度接,弥⽇困极,皆主之方。

 鼍甲(七枚) 甘草 ⽩薇(一作⽩芷) 贝⺟ ⻩芩(各二两) ⿇⻩ ⽩术 芍药(各二两半) 防风(三两) 凝⽔石 桂心 茯苓 知⺟(各四两) 石膏(六两)

 上十四味 咀,以⽔二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三,夜一。

 九物牛⻩丸

 
 治男子沾鬼魅死,所见惊怖走,时有休止,皆琊气所为不自绝方。

 牛⻩(土精) 荆实(人精) 龙骨(⽔精) 空青(天精) 雄⻩(地精) 曾青(苍龙精) ⽟屑( ?

 上九味名曰九精,上通九天,下通九地,各一两,治下筛,藌丸,和如小⾖,先食服一丸,⽇三,稍加以知为度。《翼方》云,凡琊病当服五琊汤,九精丸瘥。

  十⻩散

 治五脏六腑⾎气少,亡魂失魄,五脏觉不安,忽忽喜悲,心中善恐怖,如有鬼物,此皆发于大惊及当风从⾼坠下落⽔所致悉主之方。


 雄⻩ 人参(各五分) ⻩芩 大⻩ ⻩柏 ⻩ 细辛 桂心(各三分) ⻩连 ⻩埘 蒲

 上十五味治,下筛,未食温酒服方寸匕,⽇三,不知加至二匕。羸劣者更加人参五分。

 一方有生⻩三分。(崔氏有蜀椒五分,⼲姜四分。)

 别离散

 
 治男女风琊,男梦见女,女梦见男,悲愁忧恚怒喜无常,或半年数月一发动

 桂心 茵芋 天雄 菖蒲 细辛 茜 附子 ⼲姜(各一两) ⽩术 桑寄生(各三两)

 上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三。凡修合,勿令妇人⽝及病者、病者家人知见,令琊气四物

 鸢头散

 治鬼魅方。


 东海鸢头(即由跋) ⻩牙石(一名金牙) 莨菪子 防葵(各一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令病患见鬼加防葵一分,令知鬼疰者复增一分立有验

 五琊汤

 治琊气啼泣或歌或哭方。


 禹余粮 防风 桂心 芍药 远志 独活 甘草 人参 ⽩术 石膏 牡蛎 秦艽(各二

 上十七味 咀,以⽔二斗煮取四升,分四服,亦可如煮散法服之。

 茯神汤

 治五琊气⼊人体中,见鬼妄语,有所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方。


 茯神 茯苓 菖蒲 人参(各三两) ⾚小⾖(四合)

 上五味 咀,以⽔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人参汤

 治风琊鬼气往来发作有时或无时方。


 人参 防风 乌头 ⼲姜 栝蒌(《翼》作桔梗) 泽泻 猪脊 远志 附子 ⻩芩 独活(各五分) 秦艽 牡蛎 山茱萸 五味子 前胡 细辛 石膏 川芎 蜀椒 牛膝 甘草 石南 桂心 桑⽩⽪ ⿇⻩ 竹⽪ ⽩术 橘⽪(各十八铢) 鬼箭羽(《翼》作泽兰) 茯苓 (各 ?

 上三十二味 咀,以⽔六升,酒六升合,煮取四升,分五服,⽇三夜二。

  虎睛汤

 治狂琊发无常,披发大叫唤,杀人,不避⽔火方。


 虎睛 鸱头 露蜂房(各一具) 茯苓 桂心 防风(各三两) 人参 甘草 天雄 独活(各一两) 石长生(六分) 枫上寄生(五分)

 上十二味 咀,以⽔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服,⽇三夜一。

 又方 防葵 人参 贯众(各五两) 防风 桂心(各三两)

 上五味 咀,以⽔一斗煮汁三升,分四服,稍服亦可。

 治猝发狂方∶

 苦参五斤为末;藌和丸,如酸枣大,单服十丸。

  治魅方∶

 ⽔服鹿角末方寸匕,⽇三。

 又方 ⽔服獭肝末,⽇三。

 治狐狸诸⾊精魅作种种恶怪,令人恐怖,狂癫风琊方∶

 雄⻩(六斤) 油(一斗二升)

 上二味,破雄⻩如棋子并油纳大铛中,以盆合头作灶,微火煎九⽇九夜,不得少时火绝,亦不是火冷须火热,微微不绝,辟诸精魅神验。

  治风琊方∶

 商陆三十斤去⽪细切,以⽔八斗东向灶煎减半,去滓,更煎令可丸,如梧子大,服一丸,合时勿令人见。更有莨菪方大⾖紫汤,皆可取汗出佳。(莨菪方见此篇前大⾖紫汤,见前三卷妇人门。)

 又方 烧虾蟆末,⽔服方寸匕,⽇三又方 ⽔服伏龙肝末方寸匕,⽇三。

 针灸法

 
 论曰∶凡诸百琊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琊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漫说,或歌或哭或昑或笑或眠,坐沟渠啖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嗔骂无度,或者蜚蛊向导,手目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凡占风

 扁鹊曰∶百琊所病,针有十三⽳,凡针先从鬼宮起,次针鬼信,次至鬼垒,又至鬼心,针至五六⽳即可知矣。若是琊蛊之精便自言说,论其由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针也,仍须据掌诀捻目而治之,万不失一。⻩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第一针人中名鬼宮,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三分。第三针⾜大趾爪甲下,名鬼垒,⼊⾁二分。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半寸(即太渊⽳也。)第五针外踝下⽩⾁际⾜太,名鬼路,火针七针针三下(即申脉⽳也。)第六针大椎上⼊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针针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火针七针针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宮⽳也。)第十针直鼻上⼊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针针三下(即上星⽳也。)第十一针灸三壮,女人即⽟门头,名鬼蔵。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际,名鬼臣,火针七针针三下(即曲池⽳也。)

 第十三针⾆头一寸,当⾆中下,刺贯出⾆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不得动。

 以前若是手⾜皆相对针两⽳,若是孤⽳即单针之。琊鬼妄语,灸悬命十四壮(⽳在口里‮央中‬弦弦者是,一名鬼禄,又以刚力决断弦乃佳。)琊病卧瞑瞑不自知,风府主之(一名鬼⽳。)

 琊病大唤骂走,灸十指端去爪一分(一名鬼城。)琊病大唤骂走远,三里主之(一名鬼琊。)

 琊病鬼癫四肢重,囟上主之(一名鬼门,)琊病四肢重痛诸杂候,尺泽主之(尺中动脉一名鬼受。)

 琊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仓公法∶狂痫不识人,癫病眩,灸百会九壮。狂走掣 灸⽟枕上三寸,一法项后一寸灸百壮。狂琊鬼语,灸天窗九壮。狂走癫疾灸顶后二寸十二壮。或灸大幽百壮,狂言恍惚,灸天枢百壮。狂走癫痫,灸季肋端三十壮,或灸河口五十壮(⽳在腕后陷中动脉是)。狂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在左右手腕后六寸)。狂癫风痫吐⾆,灸胃脘百壮。狂琊发无常披发大唤杀人,不避⽔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在腕后五寸,臂上两骨间亦治惊恐歌哭。)狂走喜怒悲泣,灸臣觉(一作巨搅,⽳在背上胛內侧反手所不及骨芒⽳上捻之,痛者是也)。随年壮。狂琊鬼语,灸伏兔百壮。悲哭鬼语,灸天府五十壮。悲泣琊语鬼忙歌哭,灸慈门五十壮。狂琊惊痫,灸承命三十壮(⽳在內踝后上行三寸动脉上)。狂癫风惊厥逆心烦,灸巨五十壮。狂癫鬼语,灸⾜太四十壮。狂走惊恍惚,灸⾜明三十壮。狂癫痫易疾,灸⾜少,随年壮。狂走癫厥如死人,灸⾜大趾三⽑中九壮(一云灸大敦)。狂走易骂,灸八会,(⽳在明下五分。)随年壮。狂癫惊走恍惚嗔喜,笑骂歌哭鬼语,悉灸脑户、风池、手明、太、太,⾜明、跷、少、太跷、⾜跟,皆随年壮。惊怖心忪少力,灸大横五十壮。狂疯骂詈挝斫人,名为热风,灸两吻边燕口处⾚⽩际各一壮,又灸三十壮,令人正卧核卵上灸之,勿近前中卵,恐伤气也。狂走刺人或死,骂詈不息,称神鬼语,灸口吻头⾚⽩际一壮,又灸两肘屈中五壮,又灸背胛中间三壮,报灸之(仓公法神效。)鬼魅灸⼊发一寸百壮,又灸间使手心各五十壮。狐魅,合手大指缚,灸合间三七壮,当狐鸣即瘥。猝狂言鬼语,以甑带急合,缚定两手大指便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火齐起各七壮,须臾鬼自道姓名。乞去徐徐问之乃解其手。猝中琊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炷如雀屎大。风琊灸间使随年壮,又灸承浆七壮,又灸心俞七壮,又灸三里七壮。猝狂鬼魇,针其⾜大KT趾爪甲下⼊少许即止。  M.bAMxS.com
上章 千金方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