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恨海
已完结
作者:吴沃尧 阅览:687692
我提起笔来,要叙一段故事。未下笔之先,先把这件事从头至尾想了一遍。这段故事,叙将出来,可以叫得做写情小说。我素常立过一个议论,说人之有情,系与生俱生,未解人事以前便有了情。大抵婴儿一啼一笑都是情,并不是那俗人说的“情窦初开”那个“情”字。要知俗人说的情,单知道儿女私情是情;我说那与生俱来的情,是说先天种在心里,将来长大,没有一处用不着这个“情”字,但看他如何施展罢了。对于君国施展起来便是忠,对于父母施展起来便是孝,对于子女施展起来便是慈,对于朋友施展起来便是义。
-
孔子家语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686482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
包公案
已完结
作者:安遇时 阅览:683709
《包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与其他公案小说一样,《包公案》的成书,也是源自民间故事的流传。宋元时代,商业、手工业的发达造成了都市的高度繁荣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在工商荟萃、人稠物穰的都市中,为适应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一种适合市井平民的“说话”艺术诞生于“瓦肆勾栏”之中。说话艺人敷演的故事被称为“话本”,后经文人整理,这种话本便成为最初的通俗短篇小说了。
-
明成皇后
已完结
作者:袁非 阅览:678052
一个普普通通的天真少女,在一次精心设计的宫廷争权中,当上了皇后。在长期的冷落和漠视中,天真少女看到了宫廷的残忍。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国家命运危在旦夕。在多年的隐忍之下,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年轻的明成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救国家、民族于水火的重担,掌握国家达30多年。然而,她的坚强阻挡了日本的侵略,终于遭到日本帝国无情的杀害。明成——一代国母,竟然被日本浪人乱刀砍死于久居的宫中。
-
白兔记
已完结
作者:刘唐卿 阅览:676747
《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元代南戏作品,永嘉书会才人编,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四大南戏“。今有沪剧等剧种演绎。二十九出。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个流浪汉而登上帝位,他的传奇经历为民间所乐道。此剧写他因赌博败家,落魄流浪,被财主李文奎收留,在李家充当佣工。李文奎见他睡时有蛇穿其七窍,断定他日后必定大贵,于是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三娘哥嫂以分家为由,将有瓜精作祟的瓜园分与刘知远智远去看守瓜园,欲加害之。李三娘知计,力阻刘知远园。刘知远身武艺,抢棍而去。知远战胜了瓜精,得到了兵书和宝剑,便告别了三娘,去分州投军。刘知远因屡立战功,受到不次提拔,官至九州安抚,娶岳氏为妻。三娘在家受尽折磨,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又托窦公将儿子送给知远抚养。十五年后,刘知远命儿子回村探母。咬脐郎一天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白兔,与正在井边汲水的母亲相遇。咬脐郎回去报知父亲。刘知远带兵回沙陀村,与李三娘团聚。《白兔记》富有民间文学特色,文字上质朴通俗,好保存着一些古代农村风俗和情趣。
-
蕉叶帕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676705
蕉叶帕一个有狐精幻化搀杂在内的才子佳人故事。《蕉叶帕》是据晚明单本《蕉帕记》传奇改编而成,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很少改动。
-
醒梦骈言
已完结
作者:守朴翁 阅览:674846
醒梦骈言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根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斋》。书中故事都是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具有浓厚的平民文学色彩。全书各篇故事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清新可读,堪称清代话本小说中的佳作。
-
型世言
已完结
作者:陆人龙 阅览:674813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陆人龙著,陆云龙评点。《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话本小说集,自明末清初以来,湮没已久,不为人知。1987年,台湾东吴大学吴国良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陈庆浩先生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存本。一时,此书引发轰动,大有“洛阳纸贵”之势。1992年1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出版影印本。大陆方面,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4月、中华书局于1993年7月分别排印出版。
-
黄帝阴符经
已完结
作者:黄帝 阅览:670399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旧题黄帝撰。学者都认为是後人伪托,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荃;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本书性质,论者见解各异,纷纭不一。但多认为系道教修养之术,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 著作名。简称《阴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黄帝为假托之名。一说成书于北朝拓跋魏时期。一卷。传本有《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者。如宋·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图说》全以内丹法释之。又《悟真篇》:“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也有以纵横家、兵家之意注释者。本书言简意赅,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本书注本浩繁,《道藏》第54至58册中,收有二十余种。著名的有唐代李筌、张果,宋代朱熹、胥元一,元代的王道渊、俞琰等家注。
-
吴子
已完结
作者:吴起 阅览:669666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
快士传
已完结
作者:徐述夔 阅览:663787
全书十六卷,即十六回,有清代刊本,书署“五色石主人编”。作者即《五色石》、《八洞天》的作者徐述夔(1701?一1763?)。徐述夔,原名庚雅,字孝文,江苏东台人,乾隆年间中过举人,后官知县。他因其所著《一柱楼诗》等书中,多有怀念前明、诋毁满清之语,故酿成诗案文字狱,在死后遭剖棺戮尸之祸,其生平所著亦遭禁毁。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狱之祸,竟与作者自己后来的灾祸暗合,可谓奇事。书中写出了科举落榜文人的种种心态,表现出作者的一定胆识。同时,本书情节复杂,结构严谨,语言也较流畅,堪称佳作。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663069
全名《绣像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全书三十五回,有清代刊本。书中不题撰人。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写北宋、南宋之交的历史事件。书中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涉及征战、外交、江湖、山林、宫廷、官场种种场面,其中描写权谋斗争尤为细致,颇有可读之处
-
魏书
已完结
作者:魏收 阅览:653401
《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
康熙侠义传
已完结
作者:贪梦道人 阅览:649668
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希望这套书能让你了解和欣赏我国古典侠义公案小说的精华,体会先人的思想,先人的社会;开阔眼界,从而增强对现代社会及生活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使古典侠义公案小说得以流传,弘扬光大。
-
-
七侠五义
已完结
作者:石玉坤 阅览:636167
《七侠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前二十七回,步步深入地描写了贤臣包拯的事迹;随后的四十回,以御猫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的“猫鼠”之争为线索,交代了“五鼠”归附包拯的经过以及包拯与侠客们举拔年轻清官、弹劾惩处权奸与贪官的情形;最后五十回,以颜敏巡抚襄阳为中心,由七侠引出王义剪除襄阳王党羽、打探襄阳王阴谋的故事。
-
北史
已完结
作者:李大师、李延 阅览:634651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姐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
终须梦
已完结
作者:弥坚堂主人 阅览:630823
《终须梦》四卷十八回,卷首目录题“弥坚堂主人编次”,内封右栏署“步月主人订”。弥堂主人的姓名履历均不详,步月主人亦未详为何人。《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将此书归入乾隆、嘉庆间才子佳人类小说。
-
清平山堂话本
已完结
作者:洪楩 阅览:621448
古代小说家话本集﹐明代洪楩编印﹐原名《六十家小说》﹐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6集﹐每集10篇。大约刻印於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现存《雨窗》﹑《欹枕》两集的残本﹐仅12篇﹔又残本3册﹐书名不详﹐存15篇﹐藏日本内阁文库。共计27篇﹐影印本合为一书﹐题作《清平山堂话本》。另有《翡翠轩》﹑《梅杏争春》两篇﹐只存残页。
-
文子
已完结
作者:文子 阅览:621374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柳宗元始疑其伪,千年来遂质疑不断。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就包括《文子》一书。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传》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
公孙龙子
已完结
作者:公孙龙 阅览:618847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隋书。经籍志》只在“道家”下列《守白论》。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该书是研究公孙龙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的重要史料。
-
乾隆南巡记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618407
乾隆南巡记叙述乾隆帝化名高天赐,带了义子周日青微服私访,一路来到南方各地,除暴安良,扶危济困,平冤决狱,一似大侠所为,深受百姓爱戴。乾隆武艺高强,但其间亦数遇危难,此时必有英雄解救或神灵护佑,因而总能逢凶化吉。每到一地,他又广交具有文才武略之士,一时名播江南。鲁迅先生曾说此书叙乾隆微服南巡“历遇奸徒法,英杰效忠”(《中国小说史略》),颇为概括。 本书情节紧张,悬念迭出,打斗激烈,与其传奇性和侠义性相得益彰,作为旧时说唱艺人的底本,颇能吸引听众,作为案头读物,也很有可读性。结构上,乾隆微服南巡与方世玉、胡惠乾故事交叉叙述,两条主线虽有时不免脱节,略显松散,但最后仍以乾隆事绾结,因而能给读者浑然一体的感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亦颇多可取之处。如乾隆以帝王之尊而具有平民侠义气息,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方世玉年少气盛、恃勇逞强而略显稚嫩,个性鲜明;胡惠乾由被凌辱、被损害的人物变为为害一方的恶少,写得入情入理,其心灵变化的历程,也揭示得比较清楚。此外,语言通俗顺畅,较接近现代小说的用语。所有这些,都给本书增色不少。
-
平山冷燕
已完结
作者:荻岸山人 阅览:608994
《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书》,清代长篇小说。是刊行于清初的一部流传甚广,影响颇大的才子佳人小说,为中国古典名著。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天花藏主人作序的《新刻批评平山冷燕》,现存于大连图书馆。此外,尚有聚锦堂刊天花藏七才子书本及退思堂刊天花藏七才子书本、玉兰堂本、静寄山堂本等。清初曾译成满文,后又被译成法文,介绍到欧洲。 《平山冷燕》共二十回,题为荻岸山人编次。荻岸山人究竟为何许人也,历来没有定论。清朝盛百二《柚堂续笔谈》认为是嘉兴张博山十四五岁时所作,其父笔削续成之。按博山名劭,清康熙时人。阮元《两浙猷轩录》称其“少有成童之目,九龄作《梅花赋》惊其师。”但据鲁迅推断,其“文意陈腐,殊不类童子所为”。“盖早慧,故世人并以此书附著于彼。”(《中国小说史略》) 《平山冷燕》主要描写“先朝”隆盛时的才子才女(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书名即由四人的姓氏连缀而成,他们才华出众,深得皇帝赏识,最后双双成亲的故事。书中所写两个才女,一方面不但诗才卓异,而且机敏过人,老练成熟,令众多须眉自叹弗如;另一方面,又忠君孝父,恪守仁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化身和典范。全书情节,虽以爱情为主,却绝不涉及淫辞秽行,至其语言亦渐臻纯熟规范,达到“雅”和“俗”的统一,体现了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风雅含蓄的美学。但小说的语言缺乏特色。 《平山冷燕》是明末清初小说中较有影响的一部作品。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曾予以详细介绍,认为它的主旨是“显扬女子,颂其异能,又颇薄制艺而尚词华,重俊髦而嗤俗士”。
-
草木舂秋演义
已完结
作者:驷溪云间子 阅览:602168
暂无简介
-
将苑
已完结
作者:诸葛亮 阅览:597947
《将苑》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讨论为将之道的军事著作,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武侯心书》、《新书》、《武侯新书》等。此书宋代称《将苑》,明代始改称《心书》,如《经籍志》;或《新书》,如陶宗仪《说郛》;也有称《将苑》的,如《百川书志》。《汉魏丛书》虽于书名题作《心书》,而篇章标题中间有《新书》字样。现存版本中,这几种称谓都有,核其内容,虽有所差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是同书异名。
-
南齐书
已完结
作者:萧子显 阅览:596896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
海国舂秋
已完结
作者:汪寄 阅览:596250
叙述韩速、闾丘仲卿二人在海国建功立业五十年,而两宋兴衰已三百年的故事。本书结构新颖,故事曲折。主要反映的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不满后周的没落,秘密组织力量,利用陈桥兵变自立为皇帝,迫使后周恭帝逊位,夺取了王位。赵匡胤此举,遭到了一些旧臣的激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后均告失败。旧臣子弟闾仲卿与韩速,为复周救国,前往南唐等国游说起兵复周,也未成就。两人失意后误入希夷老祖的仙山洞府,在希夷老祖的神力安排下,他们睡于洞中石上。睡梦中二人分别流落进入了东海诸岛。由于二人才华出众,武艺绝伦,闾促卿在浮石国施政有方,最后被封为武侯大将军,成了双龙岛主;韩速在浮金国护国得力,最后被封为冠军,成了天印岛主。两人战胜了两国佞臣的各种阴谋,巧妙地解决了两国的军事争端,直辖市了两国的政治关系,使两国重修于好。而他二人也于梦中实现了他们在复周斗争中未能实现的政治抱负,得到了安慰。
-
诗经·大雅
已完结
作者:诗经 阅览:572799
大雅属诗经中的雅诗类。是根据音乐来分类的。是在周初社会景象比较繁荣的时期,适应统治阶级歌颂太平的需要而产生的。只是由于他们主要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时用的,不一定配合舞容歌唱,因此内容由单纯对祖先与神的颂扬,开始对社会生活,主要是对统治阶级生活的描写。
-
陈书
已完结
作者:唐姚思 阅览:558240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
列子
已完结
作者:列御寇 阅览:539675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